中国陶瓷的第一座高峰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二 )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器碎片 ??图虫创意
汝窑的得名是因为烧造地的所在是古代的汝州(今河南中部) 。很长一段时间里 , 由于汝窑的烧造遗址没被发现 , 所以十分神秘 。1980年代 , 考古学家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发现了汝窑遗址 , 并出土了大量汝窑残片 。
河南宝丰清凉寺(图源网络)
汝窑是北宋末年徽宗指定烧造的御窑器 , 烧造时间很短 , 前后不过二十余年 , 产量不多 , 存世更少 , 南宋人就感叹“近尤难得” 。由于是宫廷用器 , 汝窑的用料考究 , 瓷胎细腻 , 灰中带白 , 俗称“香灰胎” 。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 故宫博物院 藏 ??故宫博物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汝窑的釉色 , 有天青、粉青等类 , 据说在烧造过程中加入了玛瑙末作为釉料 , 釉面常见开片 , 这是因为瓷胎和釉面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的缺陷 。明代曹格《格古要论》就说“汝窑器 , 出汝州 , 宋时烧者淡青色 , 有蟹爪纹者真 , 无纹者尤好 。”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汝窑器 , 都是带有细小开片的 , 传世无纹者 , 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一件 。(下图)这种器型的汝窑水仙盆曾被乾隆误会为给猫狗等宠物喂食的器具 。
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图源网络)
汝窑“满釉支烧”的烧造方法也值得一提 , 无论盘、碗器物 , 全身包括底足均会包满釉料 , 在底部用细小支钉撑起器物 , 待烧造完毕后折断支钉 。这样烧制的瓷器 , 整个器物除细小支钉痕外均被釉面包裹 , 使得器物整体更加圆润完美 , 足见御用器物的用心
汝窑底部支钉痕(图源网络)
今天我们在部分汝窑瓷底部 , 能看到“奉华”和“蔡”的字样 , 据推测“奉华”为南宋宫中殿名 , 说明相关器物为宫中御用;而“蔡”字则说明相关器物为蔡京父子所有 , 应是得自徽宗赏赐 , 这都表明了汝窑的皇家身份 。
汝窑奉华纸槌瓶 , 底部可见清晰的“奉华”二字 ,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图源网络)


紫口铁足的官窑
凡是一切由官府经营的窑口 , 或是民窑烧造进供宫廷使用的瓷器 , 都可称作官窑 。而宋代的官窑专指宋代官府烧造的青瓷 , 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 , 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官窑青瓷圆洗 , 故宫博物院 藏 ??故宫博物院
据文献记载 , 北宋政和年间在汴京(今开封)置窑烧造的史称汴京官窑 , 该窑随北宋王朝覆灭而结束 。宋高宗南渡后 , 又在杭州先后设立修内司、郊坛下两处窑址 , 史称南宋官窑
位于浙江杭州乌龟山西麓的郊坛下官窑遗址(图源网络)
如今 , 汴京城遗址早掩埋在黄河泛滥的泥沙之下 , 它的官窑窑址至今也没有发现 , 传世的器物极少 , 判断的难度也很大 。从传世器物来看 , 官窑和汝窑近似 , 但仍存在区别 。官窑的瓷器烧造同样有开片现象 , 但与汝窑作为缺陷不同 , 官窑是将开片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
南宋官窑青瓷圆洗 , 开片明显比汝窑开片醒目 , 这是刻意造成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图源网络)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