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76亿,给员工买52辆宝马!最豪横的国民品牌,不只会分钱( 二 )


然而经历了如日中天的几年后,盼盼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
比如,曾经的营销手段,越来越不管用了 。
当年艾比利薯片和法式小面包,都找了当红明星打电视广告,一个是正为GUCCI、奔驰代言的黄晓明,一个是刚跟陈道明演完《中国式离婚》的蒋雯丽 。
但随着打电视广告的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产生了抵抗力,电视广告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
此外,盼盼因为走性价比路线,毛利一直不高,连便利店也进不去 。
两大难题摆在眼前,盼盼直接选择走另一条路,电商 。
做电商,一般的传统食品企业往往保持线下为主,逐渐向线上转型过渡 。
盼盼将七成以上的大订单业务,都放到了线上 。
根据孙斌透露,盼盼的天猫超市、自营旗舰店,都是通过经销商来做,京东,一半是盼盼自己做,一半是经销商做 。其他平台如苏宁、唯品会、网易严选都要交给经销商运营 。
很多人觉得,盼盼这么干就是在赌 。
甚至盼盼的电商事业部战略顾问孙斌说:“今天要让线下经销商去做线上,这件事情还是死路一条 。”
事实证明,盼盼做对了 。
盼盼喊出“3年30亿”的口号,组织了一个“亿元俱乐部” 。
口号不能乱喊,蔡金垵说:“我把收入的70%-80%都分给他们 。”
这个俱乐部里的经销商,有的对平台规则和操作模式轻车熟路,有的是粉丝量大粘性高,还有的是擅长协调平台资源 。
在他们的推动下,盼盼的销量两年翻了5倍 。
在“亿元俱乐部”沙龙上,孙斌说:“五年前没有人会在线上买蛋糕、买面包,现在,光盼盼蛋糕在线上就做了2个亿以上 。”
不仅舍得跟经销商分钱,盼盼对员工更是掏心窝的大手笔 。
2016年,盼盼就做了一件大事,创始人蔡金垵给销售团队买了158辆车,其中有52辆宝马,就是为了奖励员工的努力 。
天下一起打,赚钱一起分,这才是企业最该有的价值观 。
火了26年的盼盼,不仅是会分钱
市场不断发展,消费升级让很多新零食品牌快速崛起 。
比如2012年成立的三只松鼠,只用了6年就上市了,市值126.52亿元 。
盼盼用了26年干成的事,年轻品牌几年就实现了 。
发展快,无非是用了“快”的模式:“代工+品牌运营” 。
在代工模式下,品牌只负责营销和卖货,生产由代工厂完成 。
后浪推前浪,眼看着就要被年轻品牌超越了,盼盼却不为所动,还是坚持自己生产产品,找人帮忙卖货的传统模式 。
如今看来,盼盼的“固执”值得肯定 。
根据《2021年福建制造企业100强》显示,2021年盼盼营收76.19亿 。
这一数字,比三只松鼠多近6个亿,比良品铺子多近11亿 。
看似凶猛的年轻品牌,根本就没干过盼盼 。
在一次采访中,蔡金垵曾说:“我做的食品是给我的亲人吃的,我做的饮料是给我的亲人喝的 。”
盼盼把品控看得很重,26年在中国各地建了近20个工厂,土豆都要自己种 。
2013年盼盼的研发团队发现中国的糖尿病高发,与孙宝国一起研究低糖面包,一干就是5年 。
这样做产品,虽然损失一些速度,却守住了品质 。
反而是年轻品牌,往往在品控上不给力 。
在黑猫投诉上,多家采用代工模式的一线零食品牌投诉量过千,其中食品变质、发现异物是投诉重灾区 。
本来是降本增效,却起了反作用 。
它们却还是只顾着拉升销量,炒概念、玩梗、立人设,想方设法给消费者制造产品之外的附加体验 。
产品如果有问题,一旦体验翻车,品牌就会陷入危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