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散步健健康康( 二 )


 
早在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就提出人体运动的三法则,即过量运动有害身体;运动量过小不起作用;适度运动有益健康 。适宜运动负荷并非运动量越小越好,运动是对身体的一种能量消耗,只有消耗一定量的能量,才能恢复得更好,也才能逐步提高体能,增强心血管功能 。这在体育原理上被称之谓“超量恢复原理” 。这就好比服药,本应服用二片有效,你却就吃半片 。隔着靴子搔痒痒,不起多大作用 。所以,健身走,必须要渐进性增加运动负荷 。为了达到有氧锻炼效果,健身走必须使心率达到一定锻炼水平,每次要大步流星地走,好似过马路一样急走,当然也并不是都要快步如飞 。至少要走15-20分钟,每周至少锻炼3次;一般应使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5%~75%之间(最大心率是220减年龄数,每长一岁减1次) 。为了确定锻炼者是否达到锻炼水平,应在健身走数分钟后测一下脉搏数,算出每分钟心跳次数,然后在健身走后立即测得心跳数,如果一位健康中老年人,锻炼后不超过90次,则说明未能达到锻炼水平,应适当增加运动量 。
 
三、因人而异是提高锻炼效果的关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同样是走步锻炼,但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地选择散步或者健身走,既不能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又不能搞没有实际效益的花架子 。据国外体育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当前,真正在锻炼中超过自己实际能力或者因过度运动造成伤害者是少数,只占1%~3% 。笔者曾于东北师范大学家属楼作过调研,发现在315名50~80岁男女职工中,每周能进行3次以上锻炼者仅有86人,在86人中锻炼过度或因锻炼而伤病者仅有1人,而且并不典型 。80%以上人都存在着运动量过小,锻炼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这是我们特别应提起注意的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史耐德博士,在进行了一辈子关于体育运动作用的研究后得出结论:“长期从事运动锻炼,是健康生存所必须的,这是一种不能因文明而减退的基本生理需要,由于肌肉活动过多受损伤的人数很少,但由于缺乏运动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的人却较多 。”他还认为“40岁以后停止或减少运动的警告是荒谬的” 。
 
如果说过去运动锻炼的旗帜是“生命在于运动”,而今的锻炼口号应是“生命在于科学运动” 。要科学就要因人而异,使我们的锻炼内容方法同我们自己的实际相适应 。有的老人身体健壮,运动基础好,不但可以进行散步、健身走,而且可以进行竞走,它是竞技运动项目,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更有明确的规则要求 。在国内外七十多岁老人进行马拉松锻炼或比赛者也大有人在 。这说明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 。有的人散步都觉得困难,有的人却能轻松跑完马拉松 。我们的锻炼切不可盲目模仿 。要逐步建立有自己特点的锻炼模式,以期获得最大的锻炼效益 。我们在中老年人群中提倡“轻运动”,但并不是否定激烈运动和竞技运动的健身作用 。这其中关键问题是要因人而异 。此外,欲了解走路上班健身的方法 可阅读:走路上班健身的方法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