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写了一系列零售行业模式与底层逻辑的分析文章,有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行业上的东西和线下的事情 。在这里结合我的思维和视野的成长历程,聊一聊作为产品经理或者运营人员,为什么需要从产品,模式和行业三个层面升维递进地看问题 。
文章插图
一、产品 很多年前我担任过电脑主机板公司软件部和产品规划部的负责人,也曾在系统集成和软件公司为政企客户做了多年信息化解决方案,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设计了不少嵌入式产品、企业级产品和C端产品 。交付的产品获得了一些政府奖项,也做出了一些在中国和美国多个行业广为使用的软件产品,那时我自认为算是个精通产品设计研发的专家了 。
那个年代的软硬件产品设计,主要方式是:市场调研/需求识别–可行性分析–原型开发与需求验证–需求规格说明书(Functional Spec)撰写和确认–美工设计–技术设计,再通过迭代模型或者敏捷方法在严格的项目管理体系下完成整个产品开发,最后通过严谨的测试流程并发布上线 。
这一切的章法有板有眼,方法体系明确,流程清晰严格 。产品研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CMMI能力模型、6西格玛,日本的精益管理,和印度大软件公司的成熟度实践 。
当时,我运用这些方法不断设计和交付着产品,但有一次和当时公司CTO(一位硅谷天才,早年的顶尖技术公司Norton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架构师)的一次对话对我的理念有一些颠覆 。
对话的核心是,CTO问我:“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用如此成熟的流程和严谨的量化管理体系来主导产品开发,但做出众多伟大软件产品的却总是美国?”
当时我没答上来,疑问也随之在我心里深深埋下了种子 。时过境迁,09年危机后中国的企业级市场已成明日黄花,我随后加入携程,作为业务负责人领导一个战略新BU,从此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那时,产品设计已经从项目经理和架构师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传统的“产品经理”角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热门工种,并在中国的实践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和方法论 。
当时,我手下产品团队的产品经理们来自阿里、百度、360这些公司,虽然是些较早期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但在他们的工作中我看到了全新一代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模式,与传统方式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
随后我开始深入学习新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方法论,研读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失控》、《结网》、《启示录》等很多中外产品设计书籍,花了大量时间刷虎嗅,品途,亿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些论坛,渐渐掌握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思路,也可以越来越清晰地分辨这套体系的套路和每篇文章的思想深度 。
从产品设计理念角度,一言以蔽之,设计的方法从传统的“用户需求的识别和归纳并做出高质量的体验良好的正确产品”,转型到了“针对痛点,紧扣具体商业目标,结合人性特点和细分用户群体的消费心理学,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达成每个环节的业务诉求” 。
下面举几个互联网产品经理思考方式的例子:
(1)互联网产品经理要对人性进行洞察,通过贪婪、虚荣、冲动、懒惰、好奇、色欲、从众、妒忌、存在感(有趣的是,人性总结似乎都是以负面为主,典型的如西方的“七宗罪”和中国的“酒色财气”),做出紧扣人性的促销类产品、社交类产品、炫耀型产品、知识类产品、无脑娱乐型产品等,以借力人性因素,引发或捕获冲动,达成产品目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受欢迎的休闲健身运动
- 各个年龄阶段需要的不同运动方式
- 做社群运营的人,正在被市场淘汰吗?
- 冬季长跑勾勒美好生活
- 骑自行车是一项燃烧脂肪的自然运动
- 蹦极的刺激玩法你知道几种?
- 帮助产后阴道的恢复的4个运动
- 拼多多运营实战:拼多多如何做好产品推广,月入10万?
- 最便宜的健身方式 走路上下班
- 跳蹦极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