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太阳,草地上就长满了快发霉的四川人


一出太阳,草地上就长满了快发霉的四川人

文章插图
四川同事老刘的老父亲,今天又提前下班了 。


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成都,出了个太阳 。


就出了大概20分钟,但老老刘果断提前下班,晒太阳去了 。




全体同事不敢相信还有这种操作,而老刘一脸淡定:“他也不想早退的,可是出太阳了嘛 。”


并表示,要不是今天太阳出得太晚,上午的班也没人会去上的 。


毕竟四川人,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向往阳光的物种了 。


而他们的上一个晴天,还要追溯到半个月前 。


当时本地新闻是这么抚慰大家的:莫忙慌!再熬400个小时,就有太阳晒了!


[email protected]四川新闻网


在这片阴雨寡照的土地上,如果还有什么比吃火锅和搓麻将更重要的事,那就只能是——


晒、太、阳 。


平时的成都belike→


via.unsplash


出太阳的成都belike→




从悠闲慢生活切换到人肉丛林模式,只需要一米阳光 。


不来成都走一走,你根本无法理解“给点阳光就灿烂”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


成都人都是太阳能发电的,平时窝在茶馆里动都不想动,但一句“出太阳了”,那就是全城冲锋的号角 。




纷纷从铺盖窝窝里爬出来,从麻将桌旁边站出来,从写字楼里蹿出来,行动之迅疾仿佛老鼠见了猫,孙悟空见了大蟠桃 。


一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揣上保温茶杯就往公园、广场、江边步道……等一切有宽坝坝的地方冲 。


此处划重点,注意一定要是室外宽阔的坝坝(即广场、平地) 。


北方人总觉得太阳还不是靠窗就能晒,但对十天半个月看不到光的四川人而言,去坝坝是对阳光最基本的尊重 。


因为只有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坝坝上,人类才能360°进行光合作用 。




四川话里,晒太阳的另一个说法叫“烤太阳” 。


这个“烤”字,就很形象地概括出了他们在太阳底下的状态 。


把自己想象成一块肥瘦相间的好肉,真正顶尖的食材,只需要太阳这种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


他们或自带了马扎,或席地而坐,迎着太阳旋转屁股,正面烤完背面烤,背面烤完侧面烤……


一定要翻来覆去,烤得均匀,烤得全面,力求让每个骨头缝里都渗进去暖洋洋的热量 。


[email protected]


至于担心坐地上会凉,属实是想多了 。


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就没有比大太阳烤过的草地更暖和的东西 。


不出太阳,他们只能在家里穿着棉睡衣、脚踩电烤炉,哆哆嗦嗦地打扑克摆龙门阵;


一出太阳,所有活动和活物,都要即刻搬迁至室外,烤会儿太阳补补钙 。


[email protected]池迟_Vera


甚至宁愿冒着没电也没充电宝的风险,挪窝到太阳底下去玩手机 。


心意之坚决,可见一斑 。


[email protected]锦观新闻


所以在成都,最堵的时候不是什么早高峰晚高峰 。


而是出太阳之后,每一条通往坝坝的路 。




坝坝里头也一样堵,人口密度高到放风筝拉不起线,骑单车都会堵车,草坪上放不下一张多余的屁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