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马德里|足球回家?一种晚期资本主义工业化终极形态的帝国乡愁( 二 )


而就算回到场内 , 本届欧洲杯的比赛质量 , 相较被传控足球或防守反击战术所影响的前几届 , 也呈现观赏性的复归 。 本届欧洲杯场均进球达到2.78个 , 不仅远超上届的1.92个 , 力压被誉为永恒经典的2000年欧洲杯的2.73个 , 也是1960年开始举办的欧洲杯的历届之最 。 伴随极高的场均进球数的是参赛球队创造进攻机会数量的显著提升 , 也是现代商业足球从2008年开始的传控风潮彻底流行开来之后的一次重要的战术思想复归:各大球队在时代潮流下都吸收了传控风格的精华 , 但也对传统意义上同质化的、缺乏激情和激进手段的传控理论进行了结合本国足球传统的再创新 , 伴随2018年世界杯上的“大中锋复兴” , 更加重视速度、空间利用和三条线的转换整合的新式“全攻全守”的战术风潮已然流行开来 , 大开大合的“对攻”再度成为比赛的主流局面 。

皇家马德里|足球回家?一种晚期资本主义工业化终极形态的帝国乡愁
文章图片

意大利获得本届欧洲杯冠军
我们看到了能够熟练运转传控套路但延续链式防守传统的意大利 , 看到个人小技术显著提升但依旧主打高速疯跑快速转移的英格兰 , 看到如丹麦、捷克、瑞士、乌克兰这些延续本国传统 , 依靠体能、耐力和斗志坚持经典中锋打法的黑马球队 , 甚至连一手造成传控足球的“催眠效果”的西班牙都开始重新捡起“两翼齐飞” , 用速度和坚决的突破露出獠牙 。 反观本届杯赛的失意球队 , 比如沉迷防反、缺乏战术捏合导致各线脱节的法国和比利时 , 前场功能重复、精神面貌软弱的葡萄牙 , 放弃技术优势打起英冠风格足球的荷兰 , 以及依旧痴迷经典传控被时代抛弃的勒夫的德国“战车” , 他们的失败与其比赛观赏性的缺失高度相关、近乎同步 , 赛果颇为公正:踢得难看就很快回家 。 而决赛中获得先手、明明有能力占据场面优势 , 却因为保守胆怯的战术思路将场面和冠军拱手让人的英格兰 , 再次映证了当今现代足球观赏性与战术革新呈现的正相关的积极态势 。
对球迷来说 , 本届欧洲杯也许差强人意 。 但是 , 这样的争论不仅在球迷与非球迷之间 , 在球迷和“伪球迷”之间 , 也广泛存在于不同年龄阶层的球迷之间 。 哪怕仅是谈论本届欧洲杯的“观赏性” , 不同的标准之下甚至相同标准之下的观点都存在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 宛若现代足球整体性的一个隐喻:本届欧洲杯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所说的那样 , 我们拼命地向前划着 , 然而却是逆水行舟 , 不断倒退;换句话说 , 足球“进步”得太慢了 。
“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进攻机会摧毁了小作坊式的精细进攻”
当代足球的“观赏性”提升实际上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战术风格革新 , 实际上“真空球形”的足球战术变革如同时尚一般是个圆圈 , 在极端和融合之间不断流转循环 , 如今的足球战术潮流其实只是从十多年前的极端传控大潮中转身回头而已——从最直观的感受出发 , 近几年来足球比赛最直接的观赏性提升 , 体现在随机性的几何倍数的爆发之上 。 本届杯赛 , 戏剧性结果成倍数性增加 , 意外事件层出不穷 , 以往可以被传颂多年的“奇迹”如今滥了大街 , 比赛日每天都能涌现太多本雅明所谓的“震颤”(shocking)事件 , 它们被剪成短视频进入大规模网络传播 , “前所未有”“多年不遇”已经成为一种日常 , 球迷群体的接受阈值甚至也随之提高 。 毕竟 , 在看到西班牙与克罗地亚、法国和瑞士连续贡献两场荡气回肠的3:3后 , 第二天乌克兰队第120分钟的终场绝杀似乎都不再神奇;在看到西班牙门将乌奈·西蒙的神级乌龙球后 , 几天前斯洛伐克门将杜布拉夫卡的“排球扣杀”乌龙也变得稀松平常;以往一名前锋错失单刀将意味着永世不得翻身 , 如今的前锋却如斯特林、莫拉塔那样 , 一场能拿到好几个绝佳机会 , 哪怕整日“快乐”“双逆足”、空门不进成为习惯 , 却依旧能找到机会进球成为英雄 。 客观态度平心而论 , 我们会意识到如今的足球赛场正在更迅速地、更批量性地同时也是高质量地在制造意义绝不输于历史上的那些被誉为上古神迹的名局 , 我们之所以没有赋予它们经典的殿堂级地位 , 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同龄人和见证者:毕竟从来不会有人意识到 , 自己能够亲眼看见的事情 , 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