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最后一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指的是“有名”“无名”,从道德经上讲,先看到的都是未知的,是无名,看到点门道了,叙说出来就是有名 。从内业上理解,人的道的增长,是心的拓广,就是人性上心的层次在增多,怎么增多的呢!是精气在不断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的积累,所以讲,有也吧,无也吧,都是精气的变化 。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 。
“同谓之玄 ”,玄,王弼注解,玄者,冥也 。就是不是明了的意思,内业里面讲精气,是说“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 。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 就是讲叫不来,强力也是抓不住的 。其实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意念中去体会,不是好像现实中眼睛看到的咋样就是咋样的 。“玄之又玄”,是讲,不断去观察,做到无名和有名,不断有欲和无欲,来 “观察” 其中的“妙”和“徼” 。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 。这样玄多了,就是“众妙之门” 。
换句话讲,道有门,这个门名字叫 “有无”,打开这个门,里面又有很多门,里面这些门的名字就叫有无一,有无二, 。。。等等 。
在这门里面做什么呢!就是观,观什么,观妙和徼,怎么观,以无欲和有欲的方式观 。开始什么都不清楚,就是无的状态,观到点结果了,就是有 。
那再把道德经第一章,总的意译一遍,不是字面上的直译,就是结合内业知识,换个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讲,道是可以做到的,道的境界也是有方式来表达的,但是,不是通常现实中眼睛看到的那样的 。要用意念来体会琢磨,在意念之中,考察一个问题开始都是未知的(无),随着观察的深刻,就能表达和运用(有) 。能运用就能把相关的事情处理完善好(万物母) 。怎样来做到呢,就是一开始遇到问题,要“心”和“官”都不要动(观),内业说的“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保持“无欲”的状态来考察问题 。不要受到自己原有的意识来干扰自己的判断(妙) 。待到观察到点结果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使之怎么适合自己的发展(徼) 。就是“有欲”, 不断的做到有欲和无欲,就可以看到和明白“玄之又玄”的事理 。
再看看道德经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解释这章之前,我们先再熟悉一下内业里面的人性知识,当自己看问题时,如果被别的吸引过去了,人就是站在另外的环境上去看问题了,就是另外做了一个心 。那神气都在另外的心上去活动 。本心就没得到发展 。人就会出问题,这是内业的意思,我们运用这个意思来解释道德经的第二章 。
先看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之为美,讲在一个环境里面,看到一个事物中美里面的美,就是被美吸引,就是内业上说的再造了一个心 。按照道德经上说的,不是在观其妙,而是心随着妙跑 。比如说,年轻人看到玫瑰,很美,美在哪,红红的花瓣,可以表达情意,如果心情都被“红红的花瓣,可以表达情意”吸引,就象内业说的,另外做了一个心,都在这种心态上去想问题,结果呢,一心只在想,怎么用这个玫瑰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怎么表达出去 。其实自己向着什么人来表达,或在什么环境下来表达,都是不明了的,就是讲心思用在不当人或不当的环境,这不是将要造“恶”吗!所以说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谈谈儒道佛的三家思想和主要内容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过去因缘 感恩生命中的提婆达多
- 广西佛手种植基地 「广西能种佛手吗」
- 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 高清手机壁纸‖佛的信仰 手机高清壁纸 佛
- 相学书男左手佛眼纹寓意 相学中拇指上的佛眼纹有什么说法
- 佛山手机维修培训哪里好 佛山哪里有手机维修培训
- 扰民的佛教音乐 扰民的音乐有哪些
- 乐山大佛是谁建造的
- 佛手瓜切完为什么手脱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