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详细资料 陶渊明简介资料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 。名潜,字渊明 。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
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 。父亲早死,陶渊明少年生活贫困,但家庭教育良好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29岁时入仕为江州祭酒 。因不堪吏职,不久即解职归里 。后来召为江州主簿,未到任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表达了他归隐的想法 。元兴二年(403)冬,因母亲孟氏病卒,遂归浔阳居丧 。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赴任途中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405),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 。是年8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 。在官八十余日,11月就辞官归隐了 。关于这次辞官的原因,《宋书》本传记载说,郡遣督邮至,县吏告诉他说,应束带见之 。陶渊明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日即解印绶辞职归里 。作《归去来兮辞》,说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趁“迷途其未远”,归耕田园 。归田后作《归园田居》5首,写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陶渊明此次归隐,再也没有出仕,义熙四年(408)他家遭火灾,家境渐渐衰落 。义熙七年后,陶渊明移居南村,作有《移居》2首 。隐居后,陶渊明性情颇为恬淡,有时自己耕种土地,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之三) 。与他往来的文人也有不少,他们在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陶渊明的详细资料 陶渊明简介资料

文章插图

陶渊明的详细资料 陶渊明简介资料

文章插图
陶渊明像
晚年的陶渊明愈加贫困,但却不愿出仕 。义熙十四年(418),朝廷征召为著作郎,不就 。刘裕纂晋建立宋朝,陶渊明更厌倦了政治,此时所写《述酒》诗,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新朝的态度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往见渊明,劝他出仕,又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 。元嘉四年(427),渊明病情加剧,作《挽歌诗》3首,其第3首末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表达了他对死亡的平静态度 。此年11月,渊明病卒,年63 。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不广 。梁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 。萧统所编陶集虽然已经佚失,但此后的陶集都是在此基础上重编而成的 。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伪不能肯定 。
早年生活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