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背后的恩怨 为什么说后出师表恐怖( 三 )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出山”的轨迹,表明自己的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 。看他怎么说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其实,诸葛亮才不是什么“布衣”,他是名人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子中的精英之一,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 。
出师表背后的恩怨 为什么说后出师表恐怖

文章插图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句话说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账下 。其实,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得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 。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并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见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毕竟当时刘备的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只不过,这些事都没有说出来的必要 。
“后值倾覆,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构建孙刘联盟的事情 。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21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 。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算进“二十有一年”,这着实是在强调自己的悲苦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 。不谨慎的话,蜀汉可能很快崩盘,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 。因为我“谨慎”,而你刘婵还太嫩,离“谨慎”还远着呢,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没有野心的色彩 。
出师表背后的恩怨 为什么说后出师表恐怖

文章插图
通过讲解旧事、发点牢骚,叙说一下自己的悲苦,诸葛亮要让天下人明白,北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刘家的事业!平心而论,刘氏待诸葛亮及其家族也是非常优厚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后来做了驸马、卫将军,和老爸一样成为位极人臣,很多好事虽然不是诸葛瞻做的,也算在他头上给他添彩 。
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忠臣的自白、发老臣的牢骚呢?其实《出师表》的这两部分不是给刘婵看的,而是给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人看,比如李岩、谯周等人,这些人都是蜀汉政权中“本土派”的代表 。所谓“本土派”,指的是益州出身的大臣和将领,诸葛亮重用的则大多数是荆州人 。刘备伐吴以益州将士为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益州出身的高层人物一下子损失了不少,百姓更是多有破家之痛,所以“本土派”的态度基本都是反战的 。谯周还曾专门写了一篇《仇国论》反对北伐 。诸葛亮强调“先帝之殊遇”和自己的“职分”,正是要压倒反对派的舆论,为自己正名、为北伐正名: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先帝立国的国策,我自己作为一个老病号,还不得不除去南征北战,你们再把矛头指向我,就有点不地道了 。
第三:权臣的攻略
前面咱们说过,忠臣自白和老臣牢骚都是在为“权臣”做铺垫,有了前面的基础,后面的攻略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也显得“天经地义”
诸葛亮是在建兴五年上的这篇《出师表》,这时候刘备已经死去5年,而孔明在这篇631个字的表文中到13次先帝,以“臣”自居也是13处,“笔下”则只有7处,而且对“陛下”也都是教诲的语气,这么一来,权臣的气势展露无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