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 全球40%的集装箱

从2020年底开始,英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港——菲利克斯托港,就成了一片集装箱的海洋 。红色、蓝色、黄色的空集装箱堆积成山,从港口一直绵延到附近的郊区 。
自疫情以来,来自全球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菲利克斯托港 。随货物一起抵达的集装箱,60%都滞留在港口,越积越多,已经“箱满为患” 。
菲利克斯托港并非特例 。
新西兰奥克兰港、美国加州的各大港口,高峰时期,都堆放着6000-15000个集装箱 。港口附近的海域,还停着十多艘装满集装箱的船只等待卸载 。
集装箱“有去无回”,已经在地球另一端引发疯狂的涨价潮 。
去年年底以来,亚洲地区的集装箱价格翻着倍地涨,一个20英尺的小箱子,价格从1600美元涨到3600美元,40英尺箱子的价格高达5950美元 。
即便如此,依然“一箱难求” 。
为了缓解集装箱紧缺带来的压力,各大生产商都在加班加点 。
全球集装箱制造龙头中集集团,集装箱产出量已经从每月二十几万箱提高到四十几万箱,为了赶进度,一线工人从一班倒变成了两班倒,连上厕所都要小步跑 。
中集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连续25年“霸占”世界第一的宝座,全球40%的集装箱,都来自中集 。
不过,集装箱业务只是中集24个行业冠军之一 。
这家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走来的企业,从最早的集装箱业务起步,已经做成了24个细分领域的世界冠军,产业和业务遍布全球120个国家,年营收近千亿 。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家“巨无霸”,曾一度亏损,大股东撤资,公司裁员80%,在破产边缘徘徊 。
带领中集走出“至暗时刻”的人,正是被称为“打工皇帝”的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 。

1979年7月2日,开山炮在深圳蛇口轰然响起,炸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
当时的麦伯良,还是华南工学院机械专业大二的学生,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会与一百多公里之外的蛇口结下不解之缘 。
1981年大学毕业后,麦伯良主动争取到深圳,被分配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就在他到招商局报到的时候,蛇口第一声炮响起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中集)的厂房正拔地而起 。
▲1981年1月24日,中集在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 。来源:招商局网站
中集是我国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成立,双方共同投资300万美元,董事长是“蛇口总设计师”袁庚,总经理由丹麦方的莫斯卡担任 。
到1982年2月,厂房即将竣工开始试生产,公司还缺个做集装箱产品报价和技术说明的人 。莫斯卡听说来了批大学生,就跑到招商局问:有没有人可以到中集帮忙?
就这样,麦伯良跟着他到了中集,成为英国来的生产技术经理雷诺的助手,也是中集第一位集装箱设计师 。
麦伯良胆大心细,没摸过的机器也敢拆,竟修好了厂里最贵的一台德国进口二手车床 。他人也随和,和车间里的工人“称兄道弟”,还经常在一起喝大酒,很快就在中集上下建立起威望 。到1985年,他已晋升至中集副总经理 。
▲麦伯良(左二)调度生产 来源:中集官网
1986年,国际航运市场异常萧条,加上中集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公司几乎整整一年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前期300万美元的投资亏完后,丹麦方提出撤资,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 。
董事会决定裁员,300多号人的工厂,最后只剩下59人,27岁的麦伯良也面临着去留的抉择 。
“中集不能倒,你们要想办法自谋生路 。”袁庚叮嘱他格外器重的“小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