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极度奢华


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极度奢华

文章插图
大云山汉墓(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极度奢华)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于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 。
已确认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500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存在 。
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早期的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
大云山汉墓
刘非与汉武帝刘彻为同父(即汉景帝刘启)异母之兄弟,长刘彻12岁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次年封为江都王 。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刘非年方15岁,他奋勇参战,立下大功,转封为江都王,国都广陵(今扬州),治理原来的吴国 。前后守江都27年 。
《汉书》说他“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守江都时,刘非知道董仲舒是个大儒,并能用儒家大礼匡正他的过错,不但没有为难董仲舒,而且对董仲舒非常敬重 。
刘非采纳江都相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治国方略,不仅一改过去王室成员狂妄骄奢、不轨图谋,而且尽守臣职,忠君效祖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十二月病故,终年41岁 。
鹿灯一组两件
造型灵动的鹿形底座和可拆卸的灯盘、支架组成了这对高45厘米的鎏金鹿灯 。
该灯设计独具匠心,底座的鹿呈向后蹲踞状,头部高昂,鹿角单独铸造,亦可自由拆卸,鹿尾贴地成为除足之外的另一支撑点,增加了整个灯的稳定性 。
整件鹿灯造型独特,工艺精良,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汉代灯具典范 。
席镇 。在汉魏时期北方的胡床传入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席就是坐具 。人们起身落座时,席子容易移动卷角,于是就有了用来固定席子四角使其服贴的席镇 。
这方席镇由一虎一熊盘踞而成,通体错金银嵌玛瑙,前后一共出土了四方,底部分别写有“甲”、“乙”、“丙”、“丁”,可见当时的摆放位置是有一定规律的 。
【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极度奢华】四组铜镇工艺精湛,均以错金银为主体装饰工艺,十分罕见 。尤其是这组错金银嵌宝石虎噬熊铜镇,每件铜镇器身均嵌有约50颗色彩各异的宝石,包括玛瑙、玉石、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宝石,极其奢华 。
嵌宝石伞柄 。古代车马主要分为密封车厢和开放式车厢两种 。类似于今天的小轿车和敞篷汽车 。
出于美观和实用的考虑,开放式车厢内通常会有一个伞槽,用来固定伞柄,支撑伞盖 。而这组纯银打造、通体划刻云气纹、镶嵌玛瑙的伞柄饰,就是被用来分段套在伞柄上,从而起到装饰和固定的作用 。
嵌宝石伞柄(车马器) 汉代
伞柄饰(车马器) 汉代
五枝灯 汉代
五枝灯一组两件,两件大小相同,唯蟾蜍底座造型似有一雄一雌之分 。灯通高60.8厘米,最宽处97厘米,由灯盏、灯柱、灯座三部分组成 。灯盏呈碗形,直径9.8厘米,深2.7厘米,盏底有一方锥形支钉,插入灯柱的接口中 。灯柱主干两侧各伸出两条枝干,上饰竹节纹 。
每支顶端托一灯盏,下层枝干与底座处于同一水平面,增加了灯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蟾蜍底座为趴伏状,长18.7厘米,最宽处18.7厘米,背部向上伸出高6.8厘米的銎,上接灯柱 。
暗花纹铜戈 汉代
铜戈尖锋,长胡三穿,内上装籥 。籥顶铸一鸟,作回首状 。清理时器身外表漆鞘保存较好,鞘饰云气纹 。器身通体饰暗花纹,极其罕见 。在铜戈籥顶装饰回首鸟的做法在西汉时比较流行,由于造型别致、装饰考究,这件铜戈及可能是礼兵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