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潍坊手造|从民间耍物到跨界合作,潍坊传统风筝的破圈之路


发现潍坊手造|从民间耍物到跨界合作,潍坊传统风筝的破圈之路

文章插图
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蔚晓贤 于晓雪 见习采访人员 徐逸杰 孙冰倩 通讯员 王亦耘
一提潍坊,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风筝了 。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风筝文化在潍坊发扬光大 。如今,风筝已经成为一个让潍坊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符号 。
现在,人们可以随处买到风筝,市面上的风筝也千奇百怪,种类繁多,然而,潍坊风筝的根非传统风筝莫属 。破竹为丝,编丝为骨,糊纸为翼,描染赋灵气……这一些列繁杂精细的手工制作才是潍坊风筝的灵魂所在 。
在工业生产和经济浪潮的裹挟下,潍坊风筝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仍有人坚持手造,守护传承着潍坊风筝的根脉,然而这种坚守并非因循守旧,恰恰相反,在传统与现代、在古典与潮流的碰撞与结合中,有的风筝艺人也走出一条新路 。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采访了国家级非遗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听他讲述潍坊风筝从民间耍物到与国际品牌嫁接,再到拥抱互联网的文化破壁之路 。
2010年,郭洪利代表性作品《龙头蜈蚣》斩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儿时的玩具,一生的事业
4月13日下午,按照约定的时间,采访人员来到了郭洪利的家 。这里地处城郊接合部,一条干渠从门前穿过,城区近在咫尺 。在高楼大厦的反衬下,这个村庄显得安然静谧 。
地图上已查不到村庄的名字,郭洪利说他们村原先叫寒亭村,传说这里是夏朝古国寒浞国都所在地,寒浞国为后羿所立,嫦娥奔月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 。
郭洪利从小在这样的故事中长大,虽然生活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但有一件事始终让他魂牵梦绕,那就是放风筝 。
郭洪利出生于一个风筝世家,不知从哪一辈开始,家族就有了扎制风筝的手艺 。自有记忆起,郭洪利就看到父亲、伯父们在农闲时制作风筝到大集上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郭洪利耳睹目染也学会了做风筝 。“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就是自己扎风筝玩 。郭洪利至今仍记得,小时候一放学就出去放风筝,亲手扎的风筝,似乎飞得更高更远,每次总是放到天黑才肯收线,细细的风筝线牵着儿时简单的快乐,他也不曾料到,扎风筝会成为他将来的事业 。
郭洪利制作的龙头骨架,竹丝细如米线 。
郭洪利告诉采访人员,她的奶奶是杨家埠人,奶奶家似乎是做年画的,“那时候,奶奶家洗衣服的搓衣板都是印年画的木版 。”在潍坊有一句老话:“贴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 。”说的就是年画和风筝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初中毕业后,他就跟着父亲学习风筝扎制技艺 。“当时我父亲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尤其是他的沙燕风筝 。”那个时候,父亲就告诉他,扎风筝是个手艺活儿,一定要精细 。在郭洪利印象中,正因为父亲的细致,自己家的风筝总比别人家卖得贵一些 。上世纪80年代,潍坊开始举办风筝会,当时国际风联需要定制大量的风筝,而他们家的风筝因为做得好,成了每年固定的风筝订制点,“做多少要多少” 。
郭洪利告诉采访人员,他初中毕业后原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但出于对风筝浓厚的兴趣,他毅然辞掉工作潜心专研风筝扎制技艺 。在扎制风筝方面,郭洪利从小就展现出天赋,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新扎了一个凤凰风筝在村里放着玩,正巧被一个外地来的客商看中了,当场出60元买下 。“那时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多元 。”这笔意外收获的“巨资”让青年郭洪利意识到,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