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样操作 艾灸可以治疗宫寒


艾灸怎样操作 艾灸可以治疗宫寒

文章插图
一、艾灸的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 。
1、艾条灸
艾条灸法就是将艾绒卷制而成的圆柱,直径为1.5厘米、长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药物,称为药艾条 。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
2、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 。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 。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
3、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
艾灸的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
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 。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
2、中级阶段:
已知病灶部位会出现酸麻胀痛抽损痒冷等不同的反应 。同时未知的身体部分区域也会出现类似的感受,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灶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给予重视,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 。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 。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
【艾灸怎样操作 艾灸可以治疗宫寒】3、高级阶段:
这个阶段身体施灸前的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但是仍然会有个别的身体区域还会有偶发性的经络跳动 。热力出现和传递非常快,一般在瞬间或者不到一分钟内传遍全身,5-10分钟后身体会出现异常清凉的感觉 。
身体还会出现任督热力循环传递,带脉热力传递,会阴有规律的跳动,自发式的腹式呼吸,全身清凉,闭眼会有白光或者山川,森林,流水等情况出现 。因个人体质及机缘不同,出现的状况也会有所不同 。此阶段是为高级阶段 。。
二、艾灸疗法治宫寒
第一个是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 。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
第二个部位神阙穴
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
第三个部位是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将双手的手掌叠在一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以小腹有温热感为度 。此方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
艾灸每天做个30-40分钟,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另外,艾灸时间长,局部皮肤也会出疱,中医认为这是产生疗效的标志,但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水疱破亏后引发感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