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中医怎么治疗伏暑病


伏暑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中医怎么治疗伏暑病

文章插图
一、什么时候伏暑呢
什么时候伏暑呢?一般从7月底到8月中旬,
      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10天;
中伏:7月23日-8月11日,20天;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10天 。
那么伏暑期间需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心脑血管病患者度夏须小心
天气炎热同样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从炎热的环境突然走进低温房间;每天的6-11点,这一段时间里人的血压会上升,心率会加快,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在这期间的剧烈活动 。
2、冲凉水澡会加重痱子
在夏天孩子爱出痱子,一些家长喜欢用洗凉水澡的方法给孩子去痱子 。不过专家指出:如果用凉水为宝宝擦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液排泄不畅,反而会使痱子加重 。家长应该使用略高于人体皮肤温度的水给孩子洗澡 。洗完澡后,不能马上给孩子搽痱子粉等爽身用品,因为痱子粉会与汗液混合,堵塞毛孔,同样也会引起或加重痱子 。
二、治疗伏暑病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1、卫气同病型
清暑化湿,解表透邪 。

(1)主方黄连香薷饮(朱肱《类证活人书》)加味 。
处方:香薷10克,扁豆15克,厚朴9克,黄连9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滑石20克,薏苡仁2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
若脘痞泛恶、烦闷欲呕者,加法半夏9克,陈皮9克 。若汗出而热不解、头重如裹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白芷8克 。若汗出多、面红赤垢、苔黄干者,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20克 。
(2)中成药苍薷丸,每次6克,姜汤送服,每日2—3次 。
(3)单方验方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薏苡仁、通草方(孟澍江《温病学》)
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9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9克,杏仁8克,滑石30克,薏苡仁20克,通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
2、卫营同病型
辛凉透表,清营泄热 。

(1)主方银翘散加减(孟澍江《温病学》) 。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荆芥9克,薄荷9克(后下),芦根15克,生地黄25克,牡丹皮10克,赤芍15克,麦冬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
若口渴、小便黄短而无汗者,为阴液不足,加玉竹18克,玄参20克 。若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30克,玄参30克,枳实8克 。
(2)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每次30一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
(3)单方验方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彭胜权《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 。
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5克,淡竹叶12克,芦根30克,薄荷3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石膏30克,知母12克 。水煎服,每日2剂 。
3、邪郁少阳型
清泄少阳,解暑化湿 。

(1)主方蒿芩清胆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青蒿10克,黄芩12克,淡竹茹10克,法半夏9克,枳壳8克,陈皮8克,赤茯苓20克,滑石30克,青黛6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
若纳呆、口苦、便溏、尿黄、苔腻者,可加大豆黄卷12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 。若渴饮较甚,热久留不退、苔黄干者,可加乌梅6克,柴胡8克,大青叶10克 。若兼见咳喘痰多、胸闷者,可加杏仁12克,薄荷6克(后下),桔梗6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