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典型的痉挛模式治疗有哪些 偏瘫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二 )


(二)内囊性偏瘫
锥体束在内囊部受损伤后出现内囊性偏瘫,内囊性偏瘫表现为病灶对侧出现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内的上下肢瘫痪 。偏瘫时受双侧皮质支配的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躯干和上部面肌 。但有时上部面肌可以轻度受累,额肌有时可见力弱,表现眉毛较对侧轻度低下,亦可有眼轮匝肌力弱,但这些障碍为时短暂,很快恢复正常 。内囊后肢的前2/3损害时,肌张力增高出现较早而且明显,伸展肌给病理反射均易出现,内囊前肢损害时出现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组为主 。内囊性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 。
(三)脑干性偏瘫(亦称交叉性偏瘫)
脑干病变引起的偏瘫多表现为交叉性偏瘫,即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上下肢瘫痪 。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症和肿瘤为多见 。
1.中脑性偏瘫:
(1)Weber氏症候群:是中脑性交叉性偏瘫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 。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故临床上出现脸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处于外下斜视位 。有时见到眼球向侧方共同运动麻痹,即出现Foville氏症候群,并可伴有与偏瘫现侧的感觉迟钝,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 。其机理是在Weber氏症候群的基础上病变范围更广泛,影响了眼球的脑干侧视中枢及其径路 。以及感觉纤维和小脑红核束所致 。
(2)Benedikt氏症状群:表现为病灶对侧不全偏瘫,同时偏瘫侧有舞蹈和手足徐动症 。
2.脑桥性偏瘫:
(1)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同侧外展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呈交叉性瘫痪 。因面神经的核上纤维在脑桥高位交叉,终止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再由顼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纤维,走向背内侧,绕过外展神经核,再走向腹内侧,于脑桥及延髓交界处出脑 。当面神经核上纤维交叉后的脑桥部病变时,即再现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与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锥体束损害的交叉性瘫痪 。
(2)Foville氏症候群: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同时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实际上是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加上两眼侧视运动障碍,故应称Millard—Gubler—Foville氏症候群 。如病变侵及同侧三叉神经根丛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有病变同侧面部感觉迟钝 。
四、偏瘫患者家庭训练应该注意哪些
一、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即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训练 。如果已经并发了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
二、运动量不宜过大:训练强度要由小到大,使病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恢复体力 。如安静时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超过24kPa(180mmHg),有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应暂停训练 。训练后脉率不宜超过120次/分 。如果患者经过一天的训练,休息一夜后仍感疲劳,脉搏数仍高于平日水平,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
三、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鼓励病人自己做事,如更衣、梳洗、进食等 。减少其对家庭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
四、顺其自然:病人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建议病人坚持试做1-2次更难的动作 。
五、注意日常保健:按时服药,规律起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开阔的胸怀 。多食高纤维素的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劳 。
六、若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如感冒等,则应暂停训练,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
七、运动后切勿立即进行热水浴,以免导致循环血量进一步集中于外周,从而使血压突降,甚至诱发心律失常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