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在政治上颇有争议,他的文学地位如何?王安石的文学,是比较可以的,比当代苏东坡,当然比不过,后尘之作亦作大观 。rr谢谢邀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 。我觉得今天读这两句诗更是应景,2019年末,夹杂着疫情的寒冬显得尤其凛冽;2020年我们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好像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这么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寒冬把疫情一起带走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寒冬终将过去,春暖花会再开!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 。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既然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什么最终会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比如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再加上政策执行不力,用人不当等等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新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到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争议不断的传奇命运 。我认为,王安石在政治上颇有争议,但他的文学地位毋庸置疑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阐释佛理两类,“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 。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豪纵沉郁,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共开豪放词之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存世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另有散文、诗歌、词作数十篇留存于世 。最后,附上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没有不可战胜的病魔,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希望就在眼前,让我们静待春暖花开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