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想自律”了?如今年轻人学会了慢慢躺下,“自律”一词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再试图成为广告橱窗里“白瘦美”模板的样子,不再热衷于背单词,或者在乘坐地铁的间隙听外文广播、看几眼“有用”的书 。我们也很难为一些看似从容、高效的生活方式心动,比如早晨七点起床,运动半小时后享用早餐,打扮好后再出门上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似乎对“自律”脱敏了,不再笃信自律的意义,以及那些往往与它捆绑在一起的光鲜亮丽的图片“展示面”,或者要求严苛的标准和清单——的确,如果将“自律”仅仅视作是一种纪律和要求,总让人难有动力去达成 。但人们是真的完全放弃“自律”了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际情况往往是“嘴上说着想放弃”,身体却依然诚实挣扎着 。因为对自我、对生活都还有更美好的期待,因为还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一点,过得更从容一点,所以反倒陷入一种痛苦 。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跳脱出过往的偏见与固有印象,试着重新看待“自律”这件事 。01.“自律”为何被曲解了?关于“自律”的迷思,往往与强迫自我、完美主义、挫败感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这似乎不难理解 。当下,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加之网络的穿透和放大效应前所未有的显著,“自律”常被塑造成了特定的样子——体重和身形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是好的,精致打扮才是美的,闲暇时光和碎片时间被利用起来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仿若都是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表现 。但是,假如按照这些通行的样板与标准,自律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来维持,而纵观我们的真实生活,这恰恰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非常稀缺的 。“996”的生活保持8小时的睡眠都是奢侈,步入中年后照料老人与小孩的重任无法推卸,更不用说客观的高额房价和难以上涨的工资……可以说,如果用这种高标准来衡量自己,无异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失败模式” 。好的模板永远放在面前,看似通过努力便可达到,但更常见的现实是,一番努力后也无法实现 。《伯德小姐》失败后,我们容易陷入到一种羞耻感当中,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为什么只有我做不到”,甚至用失败来攻击自己,贬低自我的价值,进而逃避,不再想去尝试 。在研究者看来("Self-controll: Can you hav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2021),对自律的错误理解会造成对结构和秩序的强迫性需求、超完美主义和高度的道德确定性,而这并不利于我们调节自身的生活 。错误的观念下,我们会趋于认同做事情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自律则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无法实现便等于失败的恐惧 。而“不自律”更像是在进行自我关怀,起码,我们不再以他人的标准来强行要求自己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与近两年兴起的躺平情绪十分契合——美好生活的样子似乎触手可及,但既然奋力尝试后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境遇没有一点改善,甚至有变糟的风险,不如干脆“躺下算了” 。只是,我们往往无法心安理得地“不自律”,也无法“一躺就平” 。与自主放弃自律相比,努力后无法抵达那个“完美”的标准,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律,是更多人面临的处境 。我们与自律,以及它所代表的好的生活方式的关系,就像是西西弗斯与他手下的巨石,永远也推不到山顶,达不成目标,但又难以停止对它的期待与追求 。于是,一些疑问在当下显得十分必要——自律真的成为了自由的反义词了吗?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而不再自律,是解决压力和焦虑的最佳方式吗?02.从康德说起,自律给我自由这种对于自律的困惑,我们不妨回溯思想史,从哲思中寻找答案 。自律(autonomy)这一词汇,在早期的希腊思想中本是一种政治构想,后来在宗教改革时期又被用在了各种论战中 。直至18世纪后半叶,哲学家康德借用了这一词汇,重新定义了自律(autonomy)在道德哲学上的概念 。康德的道德哲学核心,即为:我们是理性存在者,自发地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立法,并由此为它创建基本秩序 。这句话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哲学学者周濂在《惊奇之旅:简明西方哲学史》中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有一天,他看到了运动品牌Keep的一句slogan“自律给我自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好可以用来理解康德的哲学 。康德确实提过这一主张,德文原为“Freiheit als Autonomie” 。他所生活的时代,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道德哲学是功利主义伦理学,这种道德哲学标准是随着人的欲望而转变的 。如果把它作为准则的话,人就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因而,康德提出了让“理性”作为自身法则的道德哲学 。他主张的道德法则,是人“应该”(ought)服从但却不一定服从的法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立起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所表达的成熟理念也被整理成了这一表述,尔后广为流传 。《麦克法兰》康德所论述的更多是道德哲学中的“自律”定义,这一研究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伦理及心理学者的看法 。现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某种准则 。当下所谈论的自律(self-discipline / self-control),更多是心理学层面上的定义:即平衡内在冲动(impulses)和面对诱惑时所做反应的能力 。它使人能够根据个体的长远利益,而非眼前的满足,来做出注意力、情绪、行为或生物行为(如睡眠)的反应(Abrams, 2013) 。“discipline”有很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就是“纪律”,这个词似乎天然就带着压迫感和束缚感,那么自律有可能是自由的么?这就又要回到康德的哲学中了 。需要注意的是,康德不认为,自由是面对着很多选择的无所谓态度,他认为自由是一种“自发性”,是由人自愿的动机所决定的 。因而,康德尤其不主张“他律性”,因为这意味着强迫 。哪怕外在的要求最终促进了进步,依旧是对个人自主性的一种压制,它与自由无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