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的计提怎么理解 计提是什么意思


会计上的计提怎么理解 计提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本人曾做过会计基础培训,很多学员都不能很清晰地理解“计提”与“结转”,特别是工业企业上的“结转”,原材料转到生产成本等,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转到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又转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又又又转到利润分配,尽管是一条直线,也能把人“绕”晕 。所以就有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些“说辞”,希望能回答这个问题 。
会计上的“计提”是现代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区别“收付实现制”的重要体现!
简单来说计提就是按“权利与责任匹配”原则,对实际上已经产生但尚未发生现金收支、前期已发生现金收支但归属于当期的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 。造成会计上需要计提的原因是会计分期的存在 。
举例1:公司规定,本月工资于次月十日发放,那么本月底在核算利润时应该将本月应支付而未支付的工资记到支出里,才能准确核算出本月利润,但是本月确实没有发放,那就先把该项费用计提出来冲减当期利润,尚未支付就挂到“应付职工薪酬”上 。这是最典型的“计提”操作 。还有计提利息收支等 。
举例2:公司购置办公用设备,并已付款,按会计准则应该先记到“固定资产”,并在后期使用中逐月摊销其成本,即“计提折旧”,还有无形资产的摊销等 。
还有一些“计提”是基于某些因素的“判断”或“预期”产生的,如坏账准备,各种减值准备等(这点极有可能不严谨,欢迎指正) 。
再说“结转”,结转就是归集、分配过程,即将平时分工记录的收入、支出,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在某一特定时点归集到一起,以此计算当期的利润或资产价值 。
举例1: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好比有两个人,一个人只记收入,一个人只记支出,平时各管各的互不掺和,此外还有个叫“本年利润”的家伙,平日啥也不干就是睡觉,到月底了,收支二位把各自记录的数据一合计,就是“结”,账本“转”交给“本年利润”,然后启用新的空白账本,开始下个月的收支数据记录 。而“本年利润”收到账本后,也不咋看,只把两个合计数抄写到公式里,计算出本月的利润 。然后每月重复,只到年终,“本年利润”把一年的利润数进行汇总,连账本转给“利润分配”,然后启用新账本 。
举例2: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这就好比养了两个孩子,平时的奶粉、尿不湿等各种消耗都记在小本本上,月底合计一下,就是当月育儿总成本的归集,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娃身上,然后把合计数字抄到各个娃的小本本上,坐等长大后算账!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 。
以上是本人尽量“通俗”的解释,或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