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舞蹈究竟都有哪些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究竟都有哪些特色?

文章插图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 。因为生活地区的不同,在生活人文习俗上,也会有一些不同 。那么关于汉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汉族的人口都是最多的 。因为地区文化的不同,汉族的秧歌就有好几种不同的 。比如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是有差异的 。
北方的民间舞多具古代燕、赵、秦的古朴刚劲之遗风 。南方的民间舞则以绮丽纤巧、婀娜多姿而见长 。地处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地区的花鼓灯,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男子矫健、女子俊俏的特色 。中国汉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龙舞,在神州大地更是腾空飞舞,千姿百态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龙舞的形式已有一百多种,仅浙江一地就有近二十多种 。此外,每逢年节 。各地民间舞蹈的表演也是琳琅满目,各具风采 。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
其一,表现的内容、风格独特 。
如: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它流传于山东胶州一带的农村,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以舞和戏结合的一秧歌表演形式,它的风格特点是“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 。扭断腰的“扭”字,在胶州有这样的说法,即“三弯九动,十八态” 。也就是说,胶州秧歌中所有的动都在“扭”字上 。腰上的“扭”必须以富有弹性的脚下运动和灵活的拧动为支撑点,自上而下的拧、碾、扭,才能使身体线条弯曲柔和 。动作轻柔、奔放 。以人体腰部的“扭”带动上肢的绕、推、翻 。这种快发力,慢延伸,“力”的控制和运用的动律,增强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体现了胶州秧歌“伸”劲和“韧”劲的风格特点,给人一种挺拔、舒展的美感形象视觉 。胶州秧歌是以碾、拧、伸、韧四大独有动律特征,形成“三道弯”的体态风格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 。
其二,具有广泛的表现性 。
例如:湖南《花灯》这种舞蹈形式,群众对其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舞蹈形象就有这样的说法:“花灯形象三百三,禽兽妖魔龙鱼猴,日月风雷雨花木,精造打灯不用愁 。”由于民间舞蹈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又为人民所创造,所以它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
其三,载歌载舞性 。
载歌载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表演中还可分为载歌载舞 。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等形式 。广为流传的各种秧歌、花灯、花鼓,大多数都属于这类的民间舞蹈 。歌舞结合,相得益彰,可以表达祝贺与敬意,可以叙述劳动的欢快与描绘不同的环境,可以淋漓尽致地诉说心境与倾述爱慕 。歌词中有传统的部分,也有即兴创作的部分,触景生情,运用自如 。
民间歌舞,追溯其源,它同古代踏歌有关 。后来又受到戏剧表演的影响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文章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 。宋、元两代戏剧的兴起,广泛地吸收民间舞蹈作为素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它又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表演 。尤其是清代地方戏盛行之际,汉族民间舞蹈吸取戏曲的情节曲折、戏文动听、服饰美观、道具精制等特长,加强表演性与艺术效果 。民间舞蹈与地方小戏关系密切,有些形式几乎无法分开 。
道具舞蹈中边唱边舞的形式也有很多,如:“小车舞”、“采莲船”、“打莲湘”等 。有歌有舞便于观众理解 。这正是东汉文学家傅毅在《舞赋?序》中所描绘的:“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载歌载舞的传统审美习惯代代相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