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侗族 少数民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 。黔东南有着“百节之乡”的称呼,一年中有节日集会就有200多个,当然一个民族的强大也是一步一步的迈着坚定的步伐,想要去了解下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看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都有些什么历史呢?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市 。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 。截止2012年,黔东南州户藉人口459.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1]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
历史沿革
秦代属黔中郡和象郡 。
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 。
隋代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 。
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 。
宋代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 。
元代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 。
明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
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3卫,置开泰、锦屏、青溪3县;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5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3府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 。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 。
民国三年(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26县 。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 。
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二十年(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 。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侗族特产酸鱼是如何制作的?
- 侗族银饰究竟隐藏了什么神秘文化
- 侗族斗牛节-你都了解多少?
- 侗族的风俗习惯-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 侗族婚礼文化你具体都知道哪些?
- 三江侗族服饰的特色结构是怎样的呢?
- 侗族侗戏文化-侗戏有哪些区别
- 侗族语言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 侗族民歌究竟都有哪些特点?
- 侗族建筑-侗族建筑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