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侗族 少数民族
侗戏是我国传统的戏种之一,是侗族当地传统的喜剧艺术文化 。他们拥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贵州和湖南地区会比较流行 。那么侗戏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你具体了解哪些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发展简史
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剧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 。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 。
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 。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 。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嘎锦”,演员自弹自唱,夹用说白来叙述故事,内容多半为侗族的传说故事 。“嘎琵琶”,分短歌和长歌 。短歌为抒情民歌,长歌为叙述故事的说唱 。侗戏大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形成 。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 。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 。《秦娘美》,写珠郎与娘美相爱,地主银宜欲霸占娘美,谋杀珠郎,娘美设计刺杀银宜,为爱人报了仇 。
《门龙》,描写门龙离家十八年未归,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从,直等门龙归家,夫妻团聚 。此外,还有《雪妹》、《乃桃补桃》、《金汉》、《莽子》等 。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侗族民间说唱形式“嘎锦”(侗语,即叙事歌)和“摆古”结合而成 。1870年左右,自贵州沿都柳江传入广西 。最初仅有两人坐唱,后发展为走唱 。道光年间,黎平县腊洞寨侗族秀才吴文彩和吴文彬等根据汉族唱本编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侗剧脚本 。之后,民间业余戏师又先后创作了许多本民族题材的剧目,如《门龙》、《三郎五妹》、《珠郎娘美》等 。
很多侗寨都有业余侗戏班,代代相传 。侗戏早期的表演颇有特色,角色到台前唱完一句后,在过门中绕∞字形回到台中靠后方端坐的“掌本”戏师面前,听取提示的唱词,然后再到台前演唱 。丑角在台上比较活跃,有独特的程式,不论从左右方向出场,都只能向里跳跃,叫做“跳丑角” 。1949年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美道》、《芒遂》、《刘知远》等,编演的现代戏有《侗家儿女》、《民族团结的花》等 。其中《珠郎娘美》已摄制成影片 。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 。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 。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主奏乐器为二胡,还有牛腿琴、琵琶、月琴、低胡、扬琴等 。打击乐器有鼓、锣、钹、小镲,但只在开台、催台及角色上下场时用以伴奏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
吴文彩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编制出第一部侗戏《梅良玉》 。之后,侗戏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别具风格的独立剧种 。
侗戏鼻祖
吴文彩(1798—1845年),侗族,清嘉庆三年(1798年)生于黎平县茅贡乡腊洞寨 。文彩少时读过私塾,粗识字,家境贫寒,务农为生 。文彩在青年时期即显示出不凡的歌才,在与青年男女对歌时对答如流,他把侗族起源传说编成“祖源歌”,把侗族的习俗礼仪、道德风尚编成“劝世歌”,把男女青年的交往编成“情歌” 。其歌词优美,情真意切,音韵和谐,四方侗族青年都尊称文彩为歌师傅 。文彩中年时,受汉族戏剧的启发和影响开创了以侗装扮相,用侗语介白,用二胡锣鼓伴奏侗歌唱词和独特步调等表演形式的侗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侗族语言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 侗族民歌究竟都有哪些特点?
- 侗族建筑-侗族建筑有哪些特点
- 侗族文化魅力-侗族有哪些特色?
- 侗族概况-侗族是一支怎么样的民族
- 侗族银饰-侗族银饰有什么特点
- 壮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哪些?
- 壮族文化-壮族祖先是谁?
- 壮族饮食文化有哪些特色和特点?
- 壮族舞蹈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