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边城》大致讲的是什么? 边城 沈从文( 六 )


在小说里 , 少女翠翠是作家所着力精雕细刻的中心人物 。这是作家理想中的“自然之女” , 她没有任何都市鄙俗的污染 , 只有“小兽物”般的天真活泼和“黄麂”般的乖巧善良 。而围绕着翠翠所出现的人物 , 无论是秀拔出群的傩送 , 还是谦和克制的天保 , 无论是宽厚仁慈的祖父 , 还是豁达正直的船总 , 也都无不保持着做人的美德 , 信守着灵魂的纯洁 。小说正是通过他们相互间的男女之爱、祖孙之亲 , 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的描写 , 生动地层现这边城人民的健康 , 优美 , 质朴、自然的人性爱和人情美 。
小说无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 而是着力描绘人物的内心感情 。整个作品是那样浑朴天成 , 如同作家笔下的溪水 , 顺着山势 , 或急或缓 , 自然流淌 , 毫无人为造作之感 。小说的语言也与所表现的内容和谐统一 , 质朴、清新、自然、含蓄 , 处处蕴含着浓郁的诗情 , 字字浸渍着作家的温爱 。
《边城》是沈从文长期受压抑的感情的流露 。是他自己唱给自己听 , 为了让自己的心感动起来的“情歌” 。
祖父死了 , 白塔倒了 , 未成年的翠翠等待着那个不知回不回来的傩送 , 稚嫩的生命失去了呵护 , 充满悲哀和隐忧 , 但沈从文用抒情的暖和色调把人生的悲剧性包裹起来 , 使之化为淡淡的哀愁 , 像黄昏落日一样美丽而忧郁 。命运难以抵抗 , 但作品却有一丝暖意:杨马兵――翠翠母亲昔日的情人取代爷爷 , 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船总顺顺伸出热情的手 , 而离家出走的二老也还有回来的可能 , 翠翠的等待并非毫无意义……
一种由沈从文想象中始终追寻的充满人类的爱意的“人生形式” , 与人生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悲哀调和起来 , 构成了《边城》的基调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边城》不是现实乡土的写照 , 而是作者“排遣”与“弥补”长期受压抑感情的一个桃花源式的好梦 。
有人说 ,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烈的三十年代 , 《边城》把社会和人心写得这样美 , 是有意“掩盖现实生活的矛盾” 。我们认为 , 这是对作品和文学社会功能的一种片面理解 。其实 ,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 , 祖国的山河之美 , 人民的心灵之美 , 也是存在的 。真实地挖掘出典型环境中固有的真善美 , 同样是对假恶丑的一种抨击和诅咒 。
下面是沈先生写给夫人张兆和的信:
三三 ,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 , 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 , 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 , 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 。三三 , 的的确确 , 得到了许多智慧 , 不是知识 。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 ,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 , 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 , 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 , 透明烛照 , 对河水 , 对夕阳 , 对拉船人同船 , 皆那么爱着 , 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 , 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 , 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 , 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三三 , 我不知为什么 , 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 , 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的这份工作上来 。我会用自己的力量 , 为所谓人生 , 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 , 我看久了水 , 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 , 对于人生 , 对于爱憎 , 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 。我觉得惆怅得很 , 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 , 对于我自己 , 便成为受难者了 , 这时节我软弱得很 。因为我爱了世界 , 爱了人类 。三三 , 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 , 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