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一个千年之谜的解开 裴姓为什么恐怖( 三 )


之所以记为“武德中来朝” , 其实跟武德四年末(AD621年)控制洛阳的前隋朝官员王世充投降唐政权有关 。自从AD604年隋炀帝将王城从长安迁至洛阳后 , 西域来使俱落脚于洛阳 。王世充降唐后 , 留守洛阳的隋朝官员及外国使者势必一同投降 , 裴绰应是此时进入唐廷的 。武德四年末这个时间点正好在武德九个年份的中间 , 这才是“武德中入朝”的真相 。而裴绰来华的真正时间 , 应提前至隋代 。
按汉史记录 , 隋朝疏勒有两次遣使来华记录 , 分别在大业六年及大业十一年 。我认为裴绰是大业十一年来华的 , 理由:

  • 大业六年西域诸国出使隋廷的背景 , 是隋军灭吐谷浑后隋炀帝西巡至张掖召集四方使者 , 就此引来第一波西域使者来访 。然而史书记载到张掖的外国使者团里没有西域宗主国西突厥(《隋书》:“高昌王伊吾吐屯设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 。相比之下 , 大业十一年西域国家大规模出使隋廷的名单里明确有西突厥首领(《隋书》:“西突厥射匮可汗派侄子与西蕃诸胡一同入朝朝贡”) , 显然这次外交活动等级更高 , 疏勒王裴绰跟随宗主国一同出使隋廷更合理 。
  • 西域国王定居中原很少见 , 除了流亡或被抓获之外 , 唐代只有因病滞留的于阗王伏阇伏 , 因战乱无法回去的于阗王尉迟胜龟兹王族白孝德这些特例 。疏勒王裴绰之所以没能再回疏勒 , 也应是战乱所致 。大业十三年瓦岗军围困洛阳 , 同年李渊长安建立唐政权 , 留在洛阳的裴绰西归之路被彻底隔断 。所以从合理性讲 , 裴绰来华时间应该是回程断路两年前的大业十一年 , 而不是更早的七年前大业六年 。
裴绰在投降唐廷后仍然没有回疏勒 , 一方面当然是唐廷封官许禄 , 另一方面随着东突厥重新崛起 , 西归路再次被阻断 。最终无法回国的裴绰决定“籍京兆”成为唐人 。
二)裴綽裴糾 , 哪一个正确?
据信新旧唐书的信息来源都是裴玢碑 。北宋赵明诚曾见过此碑 , 他在其著作《金石录》中指出裴绰是正确的 , 同时他还指出裴绰是裴玢的四世祖(高祖)而非五世祖 。《金石录-唐兴元节度裴玢碑》相关记载如下:
“右唐裴玢碑晋公裴度撰碑已断裂 , 其姓氏摩灭不可识云 。公讳玢 , 字连城 。以事考之盖裴玢也 。玢元和中为兴元节度使 , 以疾归朝卒 。新旧史皆有传 , 旧史云五代祖踈勒国王綽武德中来朝 , 授鹰扬大将军天山郡公 , 因留为京兆人 。而新史乃云名糾 。今碑所载与旧史同 , 不知新史何所据而改为糾乎?疑转写误尔文 。新旧史皆云綽玢五世祖而碑云高祖 , 亦当以碑为正 。”
然而赵明诚也搞不懂为何《新唐书》错写成了裴纠 , 这里我做个猜测:“綽”比“糾”笔画多 , 笔画少的不太可能抄错成笔画多的 , 反过来倒有可能 。“卓”“丩”虽然差异明显 , 然而綽字部首“糹”右下“丶”和“卓”下半“十” , 如果碑文这两部分相距太近 , 如“丨十” , 很可能被《新唐书》史官看成了“丩” , 而将“卓”上半部分视为衔字忽略 。于是“綽”成了“糾” 。
值得注意的是 , 相比纠字无意义 , 绰字很可能是裴绰的西突厥官号“啜”即?or之异译 。也就是说 , 裴绰这个名字是疏勒王世代头衔Amaci+疏勒王之西突厥官职?or的组合 。胡人以官职这类身份为汉名 , 既符合汉文化 , 又能代表尊贵身份 。下文提到疏勒裴沙家族成员裴施裴支裴达 , 他们汉名“施/支/达”应该也对应了各自身份附注「6」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