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很多人止不住地增加体重,身上的脂肪越积越多,是因为体内的肥胖基因在起作用 。而拥有这类基因的人,减肥需要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专家认为,快走减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
肥胖基因,在人的肥胖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有的肥胖基因,让人摄入的能量增加!如,基因“FTO” 。
科学家对2726名年龄在4至10岁的苏格兰地区儿童进行了实验,实验中,孩子们每餐都可以自由选择肉肠、奶酪、面包圈、各种蔬果、水等多种食物 。结果发现,FTO基因发生变异的孩子更喜欢摄取脂肪、油和甜食之类的食物,他们每餐平均要多摄入100卡路里 。
也就是说,“FTO”改变了人的饮食模式 。
再则,多巴胺,是一种脑部神经传导物质,主要负责大脑中兴奋、愉悦等快感的传递 。研究发现,肥胖者与偏瘦者相比,体内多巴胺受体基因偏少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才能获得愉悦感 。
有的肥胖基因,会抑制机体的能量消耗 。
研究人员在比较了两组墨西哥裔美国人的体重后发现,CRTC3基因活跃的一组偏胖,原因是CRTC3这类基因的表达,放慢了燃烧脂肪的速度,进而导致肥胖 。
肥胖还和胰岛素分泌有关 。
在脂肪分解的过程中,胰岛素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少,脂肪分解减速,脂肪就会在人体内堆积 。
研究发现,肥胖者的DNA都出现了一些异样 。有的DNA抑制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有的DNA则会抑制合成胰岛素必需的化学物质的形成 。还有,在人类腹部脂肪细胞上,分布有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研究显示β3-AR基因的突变者,其基础代谢率低于非突变人群 。
而肥胖人群中,带有β3-AR基因突变者的,较之非突变者要多,也就是说,肥胖者机体的基础生命活动耗能较低 。
儿时肥胖的,脂肪细胞数多,成年后易发胖;但为何很多人儿时不胖,成年后也发胖了呢?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名为Girk4的基因,与调节进食和能量消耗有关 。该基因的正常功能被破坏,是20岁到60岁之间成人肥胖的潜在原因 。
迄今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已达200多个 。
基因,是遗传的,但是,环境因素会改变基因的强弱!
最典型的是美国的Pima印第安部落,以前他们的生活一直极度贫困,进入现代社会后,他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结果,超过95%的Pima印第安人成了肥胖者 。
再则,现在肥胖儿童数量激增,其原因是,垃圾食品廉价、高热量、容易获得,诱惑着为数众多的FTO基因变异者 。研究已证实,FTO基因在人童年时就已呈现了,这“与孩子暴饮暴食有关” 。
而肥胖基因的启动,在胎儿期就开始了 。
有一位母亲生怕胎儿营养不良,拼命进补,结果生了个13斤重的大胖小子,这孩子以后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一直肥胖 。
为何会如此?科学家发现,宫内环境若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较高,会促进蛋白质的释放,进而影响正在发育的大脑的食欲控制和代谢系统 。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的婴幼儿的脂肪细胞确实发生了代谢变化,使燃烧脂肪变得困难 。
德国的研究人员曾在2006年到2007年间,对德国过度负债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25%的人肥胖;而一般人群中,肥胖者比例只有11% 。
英国研究者对职场人群持续了19年的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与从未感觉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比,其肥胖发生率要高73%”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个男女减肥差异告诉你,女性为什么更容易肥胖
- 新冠肺炎对肥胖人群威胁更大:病毒“喜欢”脂肪
- 章子怡女儿从“公主”变“翠花”,画风的改变,一个姥姥就能做到
- 易胖体质是因为自控力不强吗 如何改变易胖体质
- 新冠疫苗对肥胖者无效是真的吗 新冠疫苗对肥胖人群效果较差吗
- 新冠对肥胖人群威胁更大 脂肪是病原体“储存库”
- 拥有健康身体只需改变4个健身坏习惯
- 女人过度肥胖影响生育平时应多运动
- 客厅变成健身房瘦身12招
- 改变哪些小习惯让你更健康有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