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三 )


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为什么?因为朋友圈简直是为“凡尔赛学”量身定制的舞台 。先说所有的社交媒体都具有的共同优势——你可以永恒地定格某个特定的瞬间,供文字、图片、视频甚至特殊定位等全方位的展现方式,还能够选择分组可见,精准投放向特定的好友展现 。他们不必知道这张摆拍的卧室精致角落照片之外,你的床上堆了多少衣服和杂物,也无法知道你是坐了好几站地铁去这个专家云集的研讨会蹭了个定位,为了和大佬合影还差点被保安拦下 。他们看见的,正好是,也只能是你想给他们展现的那一部分 。朋友圈更拥有特殊的非好友不可见点赞、留言和删除评论的功能,最大程度释放了“凡尔赛学”巧妙运用自问自答的精髓 。即使根本没人留言询问口红的色号、包包的款式,你也可以佯装不堪其扰地统一回复(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留言):“不要再问啦,是某香新出的包包,前两天去巴黎出差刚好经过老佛爷顺手买的,现在看腻了这个颜色,后悔当时没买另一款,国内专柜又买不到(可配委屈表情),只好让巴黎的朋友再给我送啦 。”
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与传统社交时只能零星获得他人反馈的模式不同,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直观看到好友的评论与点赞数量,好友的赞美与评价也能直接转化为你的自我反馈 。一方面,这满足了人人皆有的虚荣心,和他人认可已达自我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这样不断加强我们的自我认识,“我确实有(通过滤镜精修后的自拍照)那么美”,“在研讨会上我的确(像找角度抓拍的那样)和几位专家谈笑风生” 。尽管大多数人会否认自己是有意炫耀或是为了获得赞美才发布的社交动态,但却没多少人能否认,自己在发布社交动态时没有考虑到这条信息可能带来的点赞和留言 。为了得到更多赞美和歆羡,人们很难抵抗进一步美化自己、炫耀自己的冲动与诱惑 。“学习”与“拆穿”:身份的焦虑
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人们想在他人心中塑造的形象不计其数,但简单而言可以分为五类策略:
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表格根据乔纳森·布朗《自我》一书绘制而在社交媒体,最完美的形象可能是既可爱又能干 。不幸的是,如布朗在《自我》一书中所证明的,同时展现出可爱与能力却非常困难——比如,彬彬有礼的谦虚是讨好他人的有效方式,却不会给人留下能力强的印象;相反,自吹自擂的炫耀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却难以得到喜爱 。正是如此,人们经常混合使用逢迎讨好和自我升两种策略,或是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凡尔赛学”便是这种努力的集中体现 。只是我们不难发现,逢迎讨好和自我升两种策略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质,既然是“谎言”,就害怕拆穿,“凡尔赛学”研习者们最怕遇上的就是“拆凡达人”,揭穿他们的炫耀 。例如在女生埋怨自己太瘦了穿衣服不好看的朋友圈下留言,“确实不好看”,“想挨夸没门儿”,或者在晒高端酒会宴请函的照片下面“好心醒”宴请函上的姓名“P图没有考虑透视”,一下就让“凡尔赛贵族”们从低调地炫耀转为高调地出丑 。
凡尔赛什么梗?火爆全网的“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根据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朋友圈的观众们在看“凡尔赛贵族”的“演出”时,占据一定上帝视角的优势,因而更容易发现“演员”的疏漏和错误,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但在过去,人们面对面社交时,面对失误观众通常选择配合“演员”的演出,甚至给予适当的帮助,让社交场面不至于陷入尴尬 。但在社交媒体时代,“拆凡达人”们的横空出世,让凡尔赛式的言行举止愈发困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