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科技范儿足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科技范儿足
文章插图

近日,中国科技馆“冬梦飞扬——中国科技馆科技冬奥主题展览”举行。展览设有“冬奥之约”等主题展区,全景展示了北京冬奥会上应用的创新科技成果。图为一名小男孩在体验模拟越野滑雪。陈晓根摄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科技范儿足
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媒体餐厅智能小吃档口。新华社采访人员 贺长山摄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科技范儿足
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创新推出“智慧冬奥”媒体餐厅。这里的智能化制餐、供餐服务体系,不仅能提高供餐效率,而且在疫情防控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避免过多的人员交互。媒体餐厅在赛时启动24小时运行,提供中餐、西餐、快餐等各类餐饮选择。图为媒体采访人员在餐厅内就餐的场景。新华社采访人员 贺长山摄
北京冬奥会精彩落幕,冬残奥会即将亮相。从办赛、参赛到观赛等冬奥会全流程,科技创新的力量融入其中。科技的助力让冬奥会更好看、更绿色、更快速、更安全……除了满足冬奥会办赛需求,这些科技成果也将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云上冬奥”更高清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冬奥会,而且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8K视频技术直播开幕式和重大赛事转播。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异彩纷呈的赛事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冬奥会的高收视率和高清转播,离不开云技术的支撑。北京冬奥会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届全面“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组织管理、比赛转播等核心系统100%跑在阿里云上,成为真正的“云上奥运”。
所谓奥运核心系统,是指对奥运会组织运营起到关键作用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它们实现了“上云”,就能更加高效整合资源,支持赛事运行。
数字科技为奥运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和更大的制作空间。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表示,北京冬奥会赛事时长约1000小时,转播内容总生产量达6000小时,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转播,部分重要赛事以8K格式转播——这些内容均通过云端走向全球。
云上制作和转播需要强大的计算、网络、存储能力的支撑。据了解,阿里云在全球拥有超过2800个边缘云节点,每个节点都具备大数据存储和高带宽处理能力,可轻松应对流量激增,并确保内容的最佳传输质量,让全球的奥运工作者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云上远程制作。
“云技术使我们可以不用到现场、不用到赛事举办国就能够制作内容。”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说,跟2018年平昌冬奥会相比,今年实际来到北京的转播商人数减少了32%,但是制作的内容大大增加。
“云上冬奥”也意味着绿色低碳。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位于阿里在张家口张北的数据中心内,数据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地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借助自然的力量实现降温。每年只有大约15天需要用到传统的制冷模式,能耗下降59%。更重要的是,这些基础设施在冬奥会之后不会拆除,将继续发光发热。
智能物流更安全
北京冬奥会期间,主物流中心承担着办赛物资的集中存储和各类物资的分拨、配送等服务保障工作。在这里,多项“黑科技”的应用让物流配送更快速、更高效。
在物流中心里,“地狼”机器人可识别地面上的二维码,自动规划路径、自动避障、自动排队,搬运赛事需要的各类物资。传统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拣货员只需要在工作台等待运送来的货物,每小时能完成250个订单,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了3倍。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