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金牌医疗保障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三 )


一周5天工作日 , 3天在北医三院 , 参与临床救治、处理创伤中心的各项事宜;2天在延庆区医院 , 从学科建设到帮助员工化解家庭矛盾 , 都是周方的工作 。 离北京冬奥会还有6年时间 , 在此期间 , 他要将延庆医院打造为三级医院 , 达到冬奥定点医院的标准 。
到任之后 , 结合延庆区地理特点、居民疾病特点和赛事特点 , 周方在医院内成立四个中心 , 带动整体学科发展 。 譬如创伤中心的成立 , 可以满足冬奥运动员易发伤的医疗救治 , 带动骨科、普外、泌尿、胸外、神外等多个外科学科发展;心脏中心的成立 , 除了服务于运动员 , 也面向高龄赛事官员和辖区老人 , 带动心脏等学科发展 。
经过近5年的建设 , 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 , 每年患者就诊量与满意度都在提高 。 2021年1月8日 , 延庆医院顺利晋级三级医院 , 达到了赛事要求 。
滑雪“发烧友”的冬奥情结
骨科专业出身的周方 , 日常接诊过不少骨折的滑雪爱好者 , 对冰雪运动原本敬而远之 。 2007年 , 在瑞士达沃斯参加骨科高峰论坛时 , 一名外国同行将他拉上雪场 , 周方从此爱上了滑雪 。
2015年 ,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 。 “我一直在关注冬奥会 , 知道申奥成功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参加服务保障 。 如果不当院长 , 我会当高山滑雪医生 , ”聊到滑雪时 , 周方颇有点小得意:“能滑到我这个水平的骨科医生 , 全国可能也没有几个 。 ”
赛事期间 , 为了统筹全院事务 , 周方没有进入闭环 , 但大半时间仍扑在冬奥上 。 每天早上八点半走进冬奥指挥中心 , 第一项任务是组织医生交班讨论前一天病例收治情况 , 病例无论轻重 , 挨个过会 , 确保不遗漏问题;然后就开始“看比赛” , 不同于以往的欣赏赛事 , 关注点全在专业上:是不是要摔了 , 摔了能爬起来吗?眼睛盯着屏幕 , 耳朵听着铃响 , 手术台与比赛场地医疗站相连 , 一旦响铃 , 就意味着将有转运病人 , 直升机转运不到6分钟 , 这期间所有人员要就位 , 第一时间将病人接入院内 。
自测试赛到冬奥会闭幕前 , 作为延庆赛区唯一一家定点医院 , 延庆医院接诊了336名病例 , 手术13人 。 “我对于我们团队的医疗保障非常满意 。 ”周方说 , 赛事期间 , 既有运动员和国际奥组委官员向医院致谢 , 也有外国专家评价他们达到国际水准、是金牌医疗保障团队 。
在未来的国际赛事与体育运动中 , 延庆的医生也能更加从容地提供医疗保障 。 医学技术的提高 , 同样是冬奥遗产的一部分 。 ——周方
宋新波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雪医生
4年“魔鬼训练” 打造赛场4分钟抵达
对高山滑雪医生而言 , 普通人连站立都费劲的高山赛道 , 他们不仅要如履平地 , 当运动员发生意外 , 他们还要在4分钟内抵达现场 。
为了这4分钟 , 我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训练了4年 。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是其中一位 。
守望赛道的高山滑雪医生
冬奥会期间 , 每天早上6点 ,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会和队友们一起乘上大巴 , 驶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上山的路是1个小时 , 之后 , 医生们备好自己的雪板和医疗包 , 分散至赛道和训练道的各个点位 , 开始一天的值守工作 。
位于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 , 雪道坡度大、落差大 , 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 承办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比赛项目 。
高山滑雪医生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员 。 根据要求 , 一旦有运动员摔倒受伤 , 医生们要在4分钟之内抵达现场 , 而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 , 留给他们的只有1分钟左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