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冬奥时间丨驰骋冰雪赛场,书写别样人生 ——揭秘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滑雪|冬奥时间丨驰骋冰雪赛场,书写别样人生 ——揭秘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文章插图
滑雪医生李亚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冬奥医疗保障队供图
雪山上飞驰的蓝色背影,藏着比火焰更炽热的内心。在冬奥会如火如荼的赛事中,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冬奥医疗保障队员在张家口赛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各项突发情况。
在医疗保障团队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医生中最会滑雪的,是雪道上最会治病的”,他们就是冬奥赛场上的滑雪医生。河北省医科大学院有6名队员获此殊荣,特别是小儿骨科李亚洲,担任云顶队队长,创伤急救中心闫金成兼任场馆副医疗官,李梅、吴昊天、秦迪、李岩均为滑雪医生,承担重要工作。
滑雪|冬奥时间丨驰骋冰雪赛场,书写别样人生 ——揭秘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文章插图

滑雪医生闫金成。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冬奥医疗保障队供图
宝剑锋从磨砺出,练兵千日为赛时
冬奥会室外冰雪项目难度高,速度快,极易受伤,危险系数较夏季奥运会更高,运动员受伤率高达15%左右。因此,冬奥会医疗救治保障尤为关键且挑战巨大。当运动员受伤后,医生抵达的限定时间是4分钟到位,10分钟清场。这就需要医生在救治技术和滑雪技术两方面都要有过硬本领。
会滑雪的医生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出色的滑雪医生,作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没有经验可遵循,他们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入选冬奥医疗保障团队后,队员们开始了长达四个雪季的艰苦训练和备战。这支由数十名医疗技术过硬又具备丰富滑雪经验的医生组成的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滑行4000多公里、训练时间近200天,这是滑雪医生的行动轨迹;负重十几公斤、零下20℃以下、四个雪季的雪上集训,这是滑雪医生共同经历的磨炼;训练、负伤、康复、再练,这是大部分滑雪医生进入的“循环”。但他们不曾放弃,怀抱着热情,一遍又一遍重复训练,只为当有运动员受伤时可以争分夺秒,用速度守护生命,为冬奥会顺利举行保驾护航。
滑雪|冬奥时间丨驰骋冰雪赛场,书写别样人生 ——揭秘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文章插图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冬奥医疗保障队供图
梅花香自苦寒来,冬奥保障展风采
在冬奥赛场上,滑雪医生的每一次行动都扣人心弦。背上重达10余公斤的医疗包,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10分钟内将伤员转移出赛道,为了防止药品被冻住,他们要将药品放在自己贴身的衣兜里,用体温为药品防冻。对于普通的滑雪爱好者,主要在雪上追求速度、美观等个人体验,而作为承担救援任务的滑雪医生,更重要的是稳、快和安全有效,需要在狭窄的陡坡上训练横滑降、斜滑降、犁式滑行和穿脱雪板等技术。蘑菇道、U型槽、坡面障碍和大跳台,凡是运动员有可能受伤的地方,都要第一时间到达,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验伤、救治和固定,把运动员安全转移到救援船上,下山转运到救护车上并以最快的速度转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在救治伤员的赛道上,滑雪医生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工作时间因赛程而定,但早上8点集结完毕是雷打不动的制度。正式比赛期间,滑雪医生要分布在赛道中不同的露天点位,随时应对赛场上的突发情况,室外气温经常会低至-30℃左右。深夜的保障工作最为艰难,太阳一落山,温度骤降,如果赶上七八级的大风,站立都极为不易。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在他的高速的视线里,不允许出现移动的物体,所以即便寒风刺骨,保障人员、工作人员也纹丝不动,以免对运动员的判断造成影响。严苛的保障措施,为医疗工作的高标准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测试赛及冬奥比赛期间,滑雪医生多次出色完成紧急救援任务,得到国际雪联竞赛主任、竞赛长及国际雪联医疗团队的高度认可。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