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 , 一部表现短道速滑的电视剧《超越》走进我们的视野 , 它展现了过去四十年间 , 三代中国短道速滑人燃情与感动交织的冰上竞技故事 。
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文章图片
如果你认为《超越》只是一部“超长冬奥预热片” , 那就错了 。 《超越》很燃 , 而且燃得很真实 。 导演张晓波表示 , 《超越》最重要的 , 就是如何高度地还原比赛的瞬间 , 还原那个年代 , 它的真实度、它的写实性 。
初创“我们也很像一支运动队”
如何还原真实度?总编剧李嘉告诉看看新闻Knews采访人员 , 在剧本创作初期 , 他们联系了黑龙江省队、青岛队这样的短道速滑队伍 , 进行了深度的采风 。 怎么训练、怎么上冰……李嘉和团队跟随着队员到他们的宿舍、训练场地观察生活 , 跟每一个运动员和教练都进行了访谈 。 访谈对象除了短道速滑运动员、教练员 , 还包括领队、队医、浇冰师、器材商、体育采访人员等冰雪领域的工作者 , 访谈文字超过六十万字 。
“技术顾问全程跟着我们 , 细到台词 , 这是几秒几 , 那些秒数都会由他来把一下关 。 ”李嘉说 。
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文章图片
真实 , 体现在电视剧关于短道速滑专业知识原汁原味的还原 。 例如 , 剧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向北在训练时 , 她的起跑始终与其他人差半个身位 , 教练让她尝试用丁字步起跑 , 使前刀与起跑线开合增至90度 。 果然 , 向北的起跑速度提高了不少 。
李嘉表示 , 《超越》的每一段剧情 , 都是根据短道速滑的技术特点量身打造的 , 并根据这种特点搭建了人物关系和矛盾 。 “第一个阶段我们写到运动员转项 , 这是很多像陈冕这样的轮滑运动员都会经历的阶段 , 我们重点描写她通过反复的陆地训练 , 将之前的轮滑运动肌肉记忆忘掉 , 建立新的肌肉记忆 。 第二个阶段 , 我们写了接力的戏 , 重点刻画了团队如何配合 。 ”
在拍摄阶段 , 演员如何突破零基础的难关 , 在冰上演绎出专业运动员的动作技巧和力量美感呢?答案是 , 没有捷径 , 唯有训练 。
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文章图片
在拍摄前 , 所有演员集训了两个多月 , 导演的要求是 , 演员必须动作标准了 , 才能进入拍摄 。
剧中青年郑凯新饰演者 , 刘奕铁表示:“单腿屈蹲、静蹲、平衡球 , 在短道速滑陆地训练里是比较基础的动作 。 在冰上训练 , 首先是基本的动作 , 蹬冰、收腿、后引、摆臂 , 然后弯道 。 训练的时候 , 我们也会尽可能地去把动作做标准 。 只有做到了这些 , 我才能把运动员诠释得更真实、更生动 , 更有血有肉一点儿 。 ”
一圈110多米 , 职业运动员只需要9秒钟就能完成 , 摄影师如何在冰上高速运动的过程中 , 捕捉到神态的细节、动作的细节 , 是一道难关 。
摄制组研发了一套专用摄制器材 , 还把运动员培训成摄影师 。 让他们在演员中间穿梭 , 拍摄难以捕捉的瞬时镜头 。
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文章图片
刘奕铁说:“摄影师拿着机器 , 有时候跟滑 , 非常精准地去找各种角度 。 在高速运动中机器也会有不稳这种情况 ,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自己去找镜头 。 一遍一遍地滑 , 我记得好几次滑完起来都已经耳鸣了 。 ”
专访《超越》主创:用真实的力量致敬时代和英雄
文章图片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