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77年的爱情 93岁老人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


尘封77年的爱情 93岁老人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

文章插图
尘封77年的爱情(93岁老人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
77年的寻找 一生的承诺
一张合成的珍贵照片
一场跨越生死的爱恋
她 叫张淑英
他 叫钟崇鑫
抗日烽火连天,爱人天人永隔 。
在战乱中失去,却因一句承诺:“我会回来的 。”她辗转各地,找寻一生 。
77年后,93岁高龄的张淑英老人终于打听到爱人的消息 。
从重庆到台湾,这段距离2200公里的行程究竟能否完成她此生的心愿?
2014年11月22日,一位左眼蒙着纱布、满头银发的老人,缓缓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照片,用手反复抚摸着,嘴里喃喃自语:老人这一年已经93岁了,她盼这一天已经足足盼了77年 。老人紧紧抱着她对那位故人唯一的纪念 。
这就是老人手中的那张照片,照片中的男人一身戎装,而照片中的女子,一身得体的旗袍,眉目俊秀 。说这张照片珍贵,是因为这是老人和丈夫的唯一一张合照,可细心地观众会发现,这张照片,看起来哪里有些不对劲,没错,这其实是一张经过现代PS技术合成的照片 。
2014年9月的一天下午,这位叫芳菲的志愿者敲响了老人家的门,她见到老人后赶紧递上一了个一个牛皮信封 。老人用颤抖的手撕开,信封里只有一张照片,可老人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再也抑制不住在心中藏了77年的眼泪,失声痛哭起来 。而老人这一辈子就只哭过3次,每次哭都是因为而照片上这个男人 。
老人叫张淑英 。她此行目的,就是要去台湾找她已经分离77年的爱人,钟崇新 。
1935年,钟崇鑫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张淑英的老家福州,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在福州西湖公园相识了,那天,钟崇鑫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让年轻的张淑英一改对军人的印象,而张淑英在纸上写下的洋头口三个隽永的字,也让钟崇鑫把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记在了心里 。一个月后,他们在相识的地方,洋头口举行了婚礼 。
按照福州的习俗,钟崇鑫一直称张淑英为阿妹,他十分喜欢自己这个清新素雅的妻子,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 。婚后,钟崇鑫不仅每月都主动把自己的军饷上缴,不让她做像洗衣服这种家务,甚至还鼓励她多学学文化 。
面对眼前这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张淑英觉得自己幸福极了,可幸福来的突然,走的也突然 。随着抗日战争的愈演愈烈,新婚仅仅两年,两个人就不得不面临分离 。
1937年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爆发 。11月8日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11月,上海被占领后,侵华日军趁势分三路进犯 。军队就此开始准备南京保卫作战,自1937年12月4日至12日,唐生智带领国军八万余人,抗击数倍于己的侵华日军,决定死守南京城 。1937年,12月12日,也正是这天之后,张淑英失掉了钟崇鑫的所有消息 。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而钟崇鑫正是国民党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南京保卫战的守城主力军之一 。
张淑英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那场战役中受了什么伤,有没有逃出那座城,如果逃出来他又去了哪里,为什么迟迟没有跟家里联系 。
可是她唯一相信的就是,丈夫钟崇鑫一定会回来的,因为这是钟崇鑫临走时给自己的诺言 。
就是这一句诺言,让张淑英苦苦等待和寻找了77年 。
终于在自己93岁这一年听说了钟崇鑫在台湾的消息,虽然此时张淑英左眼失明,刚做完胆囊炎手术,身体状况并不适合长途跋涉,可是她还是毅然决定要去台湾找他,要去跟他见上一面 。她说:如果我在去台湾的路上走了,带着我的骨灰去见他也行 。就算是回来的路上走了,这辈子我也够本了 。
77年前与钟崇鑫分别的那天,让张淑英终生难忘 。
1937年8月12日,张淑英把钟崇鑫一路送到常熟汽车站,赶路途中张淑英为他买了一件内衣和衬衣 。
张淑英很难受,她知道钟崇鑫这次要面对的是战争,上战场打侵华日军 。
她虽然心里那么想让钟崇鑫留下,可是她明白,钟崇鑫作为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职责 。因此,张淑英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强忍着泪水把衣服交给钟崇鑫 。看到钟崇鑫上车她才转过身去 。
可就在这时,钟崇鑫突然从背后抱住了她,哽咽着说出了那句铭刻在张淑英心底的话,“阿妹,我会回来的 。”
1937年8月12日,钟崇鑫所在的第87师进入上海吴淞、江湾一带,88师到达真如、大场,这两支部队都是当时国民革命军仅有的模范全德械师之一。1937年8月14日,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的指挥下,指挥87、88师等部开始向侵华日军发起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 ,试图赶侵华日军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 。
张淑英断断续续收到几封钟崇鑫从前方寄回的信件 。信的内容都很剪短,字迹也比较潦草,信纸也多半皱皱巴巴 。
张淑英猜想,钟崇鑫在前方应该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写信,应该是逮着空闲就赶紧写下几句,信纸也只能是看当时身边有什么纸就用什么纸 。
有一封信件上的一段内容张淑英至今记得很清楚:你的表弟、四川老乡袁营长、两个勤务兵已经阵亡 。你还年轻,万一我牺牲了,你就随便吧 。
简单的几行字,张淑英看后只觉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丈夫的担心一起涌上心来 。
她从来没想过他会不回来,她也没想过自己失去钟崇鑫后该怎么办,她更没有想过自己要再嫁人 。可此刻钟崇鑫的话却让张淑英看到了他那颗准备随时战死沙场的决心 。
平复许久后,她在信封里再次看到了80元法币,这是钟崇鑫每个月的工资,无论战局如何激烈,他都会想办法把这钱一分不少地送到张淑英手里 。
当一封令人绝望的电报到来,张淑英将如何面对,是默认永别,还是永记约定? 其实,刚刚那封信并不是张淑英得到丈夫的最后交代 。虽然在淞沪会战中,德械师损失惨重,可是他还是挺了过来 。
1937年底,蒋介石对淞沪地区的国军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 。德械师中的36师和88师在11月份基本完整地撤至南京,而钟崇鑫所在的87师此时正在由陆路从镇江撤回南京的途中 。这期间钟崇鑫托人去江阴接上妻子一家人,并把他们送往武汉 。这一天,张淑英和母亲途径扬州,抵达师部不久,房间电话响起来,当张淑英拿起电话的时候,终于听到了那个朝思暮想的声音 。电话那头,钟崇鑫的话一如既往地温柔,他对张淑英说:“让你担心了,现在我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你 。你不要担心,要照顾好自己 。”他还和张淑英约定好,在武汉见面 。电话最后钟崇鑫告诉张淑英,自己已经升迁到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 。
自从接完这通电话,张淑英就一心想尽快赶到武汉 。但张淑英当时别说火车票,就是船票都是托了各种关系才买到的,当张淑英风尘仆仆赶到武汉师部时,却只收到钟崇鑫拖战友交给张淑英的100元法币 。
【尘封77年的爱情 93岁老人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向师长打听才知道,钟崇鑫没能等到自己来,就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一心想到来到武汉就能见到丈夫的心愿一下落空了,张淑英为自己没赶上见钟崇鑫一眼而懊恼、生气 。
1938年春,张淑英决定去钟崇鑫的老家重庆,在那等待他的消息 。那时,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 。于是张淑英也带着母亲和弟弟也加入到了这一大批西迁的队伍中 。这一路上都是人,买票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了买到回去的票,张淑英有时不得不买一些高价票,她的兜里揣着的是钟崇鑫当时在常熟汽车站塞给她的80元法币以及钟崇鑫托战友在扬州转交给张淑英的100法币。
当时的180法币相当于现在的1万到两万元,当年,钟崇鑫只要发了工资,就会一分不少的交给张淑英 。
尤其是钟崇鑫参战之后,只要有机会,都会寄钱回家,或许他当时知道这一别再见面并不容易,所以他想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张淑英,希望她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拿着这些钱能过得容易一点 。
张淑英回忆,当时特别苦,逃难的人很多,票很难买,为了买票他们只能找旅馆住下等票,最长的时候住了一个多月 。绝大多数时候她买不到大船的票,只能买到小船的船票,船上没有卧铺,就只能把被子铺在地上睡,她带着母亲和弟弟挤在一张地铺上坐了一周的船是常有的事 。
武汉到重庆1000多公里的水路,张淑英现在已经记不清楚当年中转了多少次船,在多少个城市住下来等过船票 。
她只记得当年他们是1938年春天从武汉出发,到达重庆的时候已经是1939年3月了,一年的时间,从武汉到达重庆,这路途的艰难我们现在真是很难想象 。
到达重庆后张淑英包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不过幸运的是,由于一直和钟崇鑫的母亲保持信件往来,他们很快找到了钟崇鑫在重庆的家,这才结束了一年的逃亡之路 。
可是张淑英没有想到的是,她在重庆即将要面对的是长达5年半的大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 。张淑英因为重庆大轰炸出不了家门,也无法获得任何钟崇鑫的消息 。
那段时间,张淑英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 。别人劝她不要多想,可她根本听不进去 。一年又一年,她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 。
她每年都寄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他的消息再也没有了,都说没有见过他 。7年,她整个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那种无法得知事实真相的痛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
直到1944年,侵华日军制造的重庆大轰炸刚结束不久,张淑英打听到钟崇鑫的战友会来重庆荣昌,于是张淑英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走街串巷终于找到方维新,求他帮忙打听钟崇鑫的下落 。
方维新答应帮忙联系军长王敬久,后来,军长的舅侄杜细之回信了 。关于信件的内容张淑英至今还记得:“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看到信,张淑英所有希望都崩塌了 。
那一年她23岁,她再也没办法忍住心里的痛苦和绝望,一路哭着回了家 。这是张淑英记忆中自己第一次流眼泪 。艰难的逃亡生活没有让她流泪,7年的苦苦等待也没有让她流泪,可是看到这封信的那一刻,她哭了一路 。
这封信虽然让张淑英感到绝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寻找钟崇鑫,因为没有亲眼看见任何官方证明,也没有亲眼看见钟崇鑫的牌位 。
第二年也就是1945年,张淑英的婆婆也因为伤心过度病逝了 。24岁的张淑英此时的生活到了最困难的时候 。就在这时,张淑英再一次等来了钟崇鑫的消息 。
可是这个消息,再一次让她不想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她等来的是一封电报,由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发出 。
四川省荣昌县政府案查故员钟崇鑫军事委员会核准给恤,报渝委员会抚恤委员会 。这封电报的意思就是说军事委员会已经查明钟崇鑫牺牲,而现在钟崇鑫的抚恤金已经发到了钟崇鑫的老家重庆 。
这封电报无疑是对钟崇鑫牺牲的一个官方证实,也是张淑英最不想得到的消息 。照例说,张淑英已经被通知钟崇鑫殉国,婆婆也因此病逝 。钟崇鑫在钟家又是三代单传,张淑英此时在重庆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 。
张淑英的父母和弟弟也已经去了台湾 。因此大家都认为张淑英会跟随家人一起去台湾 。可此时的张淑英做出了一个决定:崇鑫是重庆人,她要一辈子守在这里 。
一个消息,千里寻夫,她是否能完成此生唯一的心愿 就这样,张淑英只身一人回到了重庆,以前和婆婆一起住的房子已经被收走了,张淑英此时只能借住在一个朋友家,为了养活自己她甚至几次出去给人当保姆,可是却频频遭人辞退 。
辞退她的原因很简单,雇主们都觉得张淑英不像做保姆的人 。人越在困难的时候,就越容易去回忆过去美好的日子,那段时间,张淑英总会想起抗战前和钟崇鑫在一起的日子 。回忆虽然美好,但现实对于张淑英却是残酷的 。
这一天,走投无路的张淑英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当铺门口,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手绢,手绢包了好几层,打开手帕,里面是两枚金戒指,这是钟崇鑫当初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自己现在身边最值钱的东西了 。
她捧着戒指,仔细地抚摸着,把它们套在手指上看了又看,最后她快速地摘下戒指,用手绢包好,快步走进了一家当铺 。张淑英真的舍不得就这样把戒指卖了,可是如果不卖,自己那时就没有办法再在重庆守下去了,她那时真的太需要这笔钱了 。
寄人篱下的日子张淑英足足过了四年,这四年是张淑英过得最艰难的四年,举目无亲,经济困难 。坚强的张淑英此刻也有些挺不住了 。
1949年的时候,张淑英经人介绍认识了李自清 。李自清本是在公安部门做文书的,也是读书人,他也结过一次婚,但是没有孩子 。
认识张淑英之后,他就对张淑英很好,看到张淑英有什么生活上过不去的事,他也都帮一把,久而久之,张淑英就把他当成了自己在重庆的亲人 。
1949年,李自清给了张淑英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结婚后他们生育了两儿一女,而对于现在的亲人,张淑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提及过曾经的往事 。可是不提并不代表遗忘 。直到1988年,张淑英已经67岁了,这时他的第二任丈夫李自清已经离开人世5年了,她最小的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了 。此时的张淑英已经没有了什么生活的压力,可是在她的心底还有一份牵挂和一个未了的心愿 。那就是她想弄明白钟崇鑫到底是如何殉国的,如果他真的殉国了那他现在到底魂归何处 。
张淑英一直记得1937年在常熟汽车站,钟崇鑫说过会回来,所以她相信今生一定能再见 。1988年的一天张淑英老人把儿子叫到家里,第一次向他提起了钟崇鑫的名字,也第一次请求儿子能帮完成自己的心愿 。
听完老人的讲述,小儿子李长贵很吃惊,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在母亲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件伤心往事 。他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只是很郑重地答应下母亲这件事 。可是对李长贵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
按照母亲提供的线索,钟崇鑫、重庆荣昌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可能在南京保卫战阵亡的五个线索,姐弟三人开始到重庆的各个图书馆、档案馆、民政局等地寻找钟崇鑫的下落 。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找寻一个并不熟悉的名字,这件事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李长贵姐弟三人竟然真的找到了这个让母亲魂牵梦绕的名字 。
1991年,张淑英的大儿子李长富在《江苏文史资料选辑》找到了一点线索,在这本书的目录页有一篇名为《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的文章,作者仇广汉正是当时第87师师部参谋 。
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城外部队苦战3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 。
从1937年到1991年,经过了54年的时间,张淑英终于知道了钟崇鑫具体的殉国时间是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上午,殉国地点是南京的雨花台 。
虽然知道了他阵亡的原由,但他的灵位在哪里?张淑英相信在常熟汽车站他走的时候说要回来,就是说他还会和钟崇鑫再见面的
这辈子,找到钟崇鑫的灵位,成了张淑英最大的心愿 。
2014年张淑英的儿子李长贵在报纸上发现了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找到了志愿者芳菲 。
当芳菲听完张淑英老人这跨越半个世纪的寻找经过后,立即召集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老人寻找钟崇鑫的下落 。2014年9月16日下午5时许,她通知群里的志愿者,并把寻找钟崇鑫的消息散布到了全国各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 。
很快,江苏志愿者四海在国家档案局主管的中国档案网上,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并将其照片复拍下来 。紧接着,台湾志愿者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晚上10点多钟,芳菲就打电话告诉张淑英,钟崇鑫找到了 。
那天晚上,张淑英老人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得睡不着觉 。可令张淑英意想不到的是,细心的志愿者竟将钟崇鑫和她的照片合成到了一起,并亲自将这张合照送到了她手里 。拿到照片后的张淑英留下了今生的第二次眼泪,她拿着照片喃喃自语:我终于找到你了 。
80年过去了,张淑英老人已经不再是当年穿着旗袍那个年轻俊俏的小姑娘了,她现在已经满脸皱纹,一只眼睛失明,腿脚也不利索了 。
2014年,不顾家人的反对,93岁的张淑英执意要去台湾看望钟崇鑫 。
2014年11月23日,张淑英踏进了台湾忠烈祠,她终于在排位上看到了那个在心里默念了一辈子的名字钟崇鑫,那个名字是在排位的第四排右起第四位 。
77年的寻找,一生未了结的心愿,张淑英久久地站在牌位前,边哭边对钟崇鑫说着那些在自己心里憋了几十年的话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