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众里寻他千百度全首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众里寻他千百度全首诗

文章插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众里寻他千百度全首诗)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全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众里寻他千百度全首诗】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一.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力主抗金北伐,被南宋朝廷的主和派所不容,多次遭到弹劾,后来退隐山居,开禧三年(1207年),抱憾去逝 。
以恢复河山为志,功业自许,却得不到朝廷重用,辛弃疾把一腔的激情和对国家的关切寄托在了一篇篇的词作之中,《青玉案·元夕》正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
二. 《青玉案·元夕》浅析 。1. 青玉案(案,音wan),词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等 。青玉案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青玉案·元夕》是这一词牌的代表作,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 。
元夕,旧称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正月十五之夜,被称为元夕、元夜、元宵 。
2.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大街小巷的花灯,犹如东风吹放的繁花 。耀眼夺目的烟花,似繁星般,纷纷散落 。一辆辆豪华的马车带来满路的芳香 。笙箫声起,鱼龙灯舞与皓月交辉,目之所及,尽是热闹景象 。
花灯遍布大街小巷 。燃放的烟花,纷纷从空中滑落,流星雨一般 。行驶过的一辆辆豪华马车,散发着不尽的芳香 。笙箫等不同的乐器,演奏声叠起,旋转的鱼形彩灯和龙形彩灯,就像鱼龙闹海一般 。词人在上阙极度渲染了元宵节看到的热闹场面 。
这样热闹的场面,不由使我们想起唐朝政治家、诗人苏味道(648年—705年,苏轼先祖),于神龙元年(705年)所写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3.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盛装的女子仪态娇美,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 。我在人群中千百次地寻觅她,她在哪里呢?猛然回头,看到她在灯火零落之处 。
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头上佩戴的饰品,这里指元宵夜盛装的女子 。他:第三人称泛指,古时也包括“她” 。灯火阑珊,作为后来人使用的成语,即出自此处,意思为灯火零落稀疏,或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
与上阙写景为主不同,下阙是以写人为主 。不管是花灯烟花,宝马雕车,鱼龙灯舞等眼花缭乱的景象,还是走过的盛装丽人,都是为“她”所铺垫,一切的苦心痴意,在于找到“她”!同样意思的诗句表达,我们还可以想到,爱国诗人陆游《游山西村》里的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 深入理解“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一词写于南宋淳熙(南宋孝宗赵昚年号)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 。南宋统治集团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中原 。一心报国的辛弃疾,不被重用,调动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任转运使、安抚使之类的地方官职 。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不免苦闷和压抑,激情和愁怨交织中,写出了这首“求索”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