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圣人没有仁爱视百姓如刍狗吗 圣人不仁视百姓如刍狗


是圣人没有仁爱视百姓如刍狗吗 圣人不仁视百姓如刍狗

文章插图
老子的《道德经》第5章有这样的一句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有人解释为圣人对于百姓是不讲仁爱,对待百姓刍狗一样 。这就意味着,圣人对百姓没有任何情感,不当人待 。
在众人的心目中,圣人是道德高尚的人,心怀仁慈,怎么会不讲仁爱,对百姓怎么能像对待刍狗一样呢?太匪夷所思了,老子这样说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
人们有困惑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上述的解释是错误的 。
之所以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就是有人把“仁”理解错了,老子所说的“仁”理解为孔子所说的“仁”了 。老子所说的“仁”与孔子所说的“仁”,内涵是不一样的 。
“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核心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 。孔子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由近及远,是有层次性的 。
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这是由血缘亲情决定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走上社会,爱他人,朋友有信,君礼臣忠;然后推演到爱天地万物,天人合一,天下大同 。
而老子所说的“仁”,不是仁爱的意思,而是偏私、偏爱、私心的意思 。“不仁”,就是没有偏私,对所有人与物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差别,没有层次,不存在任何的偏心,是自然之爱、本真之爱、淳朴之爱 。
要正确理解老子的这句话,还要把它与前面一句话结合起来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圣人是什么人?这里所说的圣人不是人们认为的道德高标的人,而是指按照道行事的统治者,也就是有道之人 。
什么是刍狗?就是用茅草扎成的狗,是用来代替真狗的一种祭品 。在古代,祭祀是非常隆重的大礼,特别庄重 。
《庄子·天运》中这样描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祭祀之前,把刍狗装在竹筐里,用绣着图案的精彩绸锦缎进行装饰,祭祀的人斋戒之后才能接送它,把它恭敬地置于祭坛上;等到祭祀结束后,就将其抛弃在路上,行人随意从它的头颅和脊背上踩了过去,捡柴的人遇见了就会将它拿回去当柴烧了 。
从庄子的描述中,人们看到了刍狗前后不同的命运,人们对它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 。被当作祭品的时候,是用来献给神灵享用的,受到了尊重;用完之后就扔掉了,任人践踏,因为那时它就只是一堆草而已了 。
这说明,一个事物重要不重要,在于人们的意识观念,是视其价值施予相应的态度 。事物在使用的过程中才有实际意义,等到过程结束后,其存在的意义就消失了,也就像刍狗一样被人丢弃了 。
这种前恭后倨的态度变化,实际上是有分别之心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用了就会心存偏爱,无用了就无情地抛弃,这不是老子所说的“不仁”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没有什么偏私,不偏私就不会去过度关心关照,加诸许多东西在上面 。做父母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会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成龙成凤,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就是偏私的结果 。
天地没有自我的意识,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既无所偏向,也不具暴虐之性 。
【是圣人没有仁爱视百姓如刍狗吗 圣人不仁视百姓如刍狗】天地无偏私,才会对万物等量齐观,无差别地对待 。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不会因为它有价值就偏爱它,看重它;也不会因为它失去价值就看轻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