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 正确食补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药补不如食补 正确食补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文章插图
一、食补之补遍全身的13类食物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好” 。近日,美国健康网站刊文指出,只要选得对,即使只是我们平日所吃的普通食物,也能够让你从头补到脚,快来看看 。
1、头发:牛奶、南瓜养发防脱 。想拥有健康浓密的秀发,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一杯牛奶提供的蛋白质约为7克,每天两杯可满足需要 。此外,纽约皮肤学副教授弗兰西斯卡·福斯克介绍,每天吃把南瓜子,可补足一天所需的锌,减少脱发 。
2、大脑:圆白菜健脑、抗抑郁 。金枪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赶走抑郁 。同时,研究显示,每天吃两道甘蓝类蔬菜,如圆白菜,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减慢40% 。
3、皮肤:西红柿防晒保湿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可降低紫外线伤害、减少皱纹,烹调后食用效果更佳 。亚麻子油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保湿功效,让肌肤更有光彩 。
4、眼睛:鸡蛋防白内障,胡萝卜防眼干 。白内障、黄斑变性是导致失明的两大病症,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能有效对抗这两种疾病 。每天吃一个即可 。橘黄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等都富含β—胡萝卜 。β—胡萝卜素犹如天然眼药水,能预防干眼症 。
5、鼻子:葵花子预防鼻炎 。葵花子富含的维生素E能够改善过敏症状 。每天一把葵花子能补充所需维生素E总量的90% 。
6、嘴唇:核桃滋润补水 。想拥有水润不干燥的嘴唇,身体需要不断形成新的皮肤细胞,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 。每天吃几个核桃,就可以达到润唇的效果 。
7、牙齿:芒果、猕猴桃、虾护好牙龈 。芒果和猕猴桃这两种热带水果富含牙龈健康的守护者——维C 。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个猕猴桃,可使患口腔癌的风险降低50% 。如果有牙周疾病,体内细胞因子会增加,使你饱受牙痛与牙出血的折磨 。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 。90克的虾就能够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D的65% 。因此在多吃蔬菜时,也别忘了吃点虾 。
8、胸部:菜花预防乳腺癌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研究发现,新鲜嫩菜花所含的萝卜硫素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刺激人体分泌能够阻止乳腺癌细胞生成的酶 。
9、心脏:芦笋、紫葡萄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意大利研究发现,芦笋中富含的叶酸能减少人体内可诱发心脏病的氨基酸 。每天吃8根芦笋能多补充20%的叶酸,同时也补充了有益心脏的其他营养物质,如钾 。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紫葡萄富含的酚类物质抗氧化作用强大,能消除对心脏有害的自由基,保护心血管 。
10、肠胃:话梅、西梅、豆豉改善消化 。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护胃部,改善肠胃功能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在受访的7.4万名女性中,常吃高纤维食物的人,发胖的可能性减少了49% 。豆豉以大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 。豆豉含益生菌,能够改善消化功能 。做菜时不妨加点豆豉调味 。
11、泌尿系统:酸奶预防感染 。蓝莓营养丰富,从改善视力的维C到抑制食欲的纤维,再到抗氧化物,一应俱全 。此外,研究还证实蓝莓可消除泌尿系统感染 。酵母菌感染对性爱造成了严重影响 。多喝酸奶等发酵型奶制品,是减少这种感染的好方法 。
12、肌肉和关节:橄榄油可消炎 。橄榄油含橄榄油辣素,具有消炎作用,能止疼 。做菜时,不妨加入两勺橄榄油 。
13、骨骼:巧克力、三文鱼增加骨密度 。巧克力富含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的镁 。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大量补充镁能增强骨密度 。专家建议,每天可吃30克黑巧克力 。新研究还发现,三文鱼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也十分丰富,也能增强骨密度 。
二、3种常见的食补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补”之风逐渐流行 。然而,一些错误的认识容易导致“食补”误区,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常见的一些误区如下:
1、盲目进补:有些人三天一大补、五天一小补,错误地认为不进补就会营养不良,身体虚弱 。事实上只有身体某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时才需要进补,而营养充足、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就没有必要了 。这好比是一件衣服,哪个地方不合身了,才需要修补,如果大小样式正合式,则无需缝缝补补了 。中医讲究“和谐自然”,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粗茶淡饭、寡欲少求的人往往更能长寿,而天天盲目进补的人反倒容易得各种“富贵病” 。
2、过分进补:“食补”并非越多越好,中医常说“中病即止”,通过“食补”之后,如果身体某方面的疼痛或不舒服已好转了,就应适可而止,否则过分的补充可能会引起另外的不适 。也即是说,“食补”关键在于适度,在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多多益善 。
3、忽视副作用:“食补”虽好,但绝对不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食疗中药的“补”靠的是药物的“偏性”,顾名思义,“偏性”的食补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的运用可能强健身体,延年益寿,而不恰当的使用则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因此,“食补”还是应该慎重选用 。
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合理“食补”呢?
1、需要辨证进补:合理的“食补”是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的,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此进补时也要“辨证施膳”,阳虚的人需要进食补阳的食物,阴虚的人需要滋阴的食物;而一些“血瘀”、“湿浊”体质的人更需要的则是“调补”,分别进食一些活血化瘀、化湿祛浊的食物 。因此,要做到合理食补,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2、需要基础营养:“食补”只能是一种补充,但身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还是靠一日三餐,靠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饮食,保持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是打好了“食补”的基础 。否则,再多、再贵的药材补充,也犹如一幢地基不稳的大楼,随时可能倒塌 。当然,一日三餐的谷果肉菜本身就有各自不同的“偏性”,如果能很好地调配,便能起到“补”的效果,这是“食补”的更高境界了 。
3、需要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食补”是代替不了运动的 。无论是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营养补品的吸收利用,都必须依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如果人体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肠胃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低,吃再多的“食补”也不能吸收,只是浪费 。
“食补”对于调理身体、养生延年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怎样合理的运用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学习,走出误区,合理进补 。
三、食补应遵循的四季原则
1、春季:传统医学讲究天人合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人也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且五脏与四季对应,春天属木,肝气旺 。中医说的“肝气太旺”,大致相当于说人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就是现代语言所讲的“应激”反应状态 。肝气旺,人就容易发怒,容易紧张,容易急躁 。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 。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 。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 。因为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 。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 。
2、夏季:夏季食补的特点首先是要清补不要滋补 。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若用滋腻温热的补益中药反而会“火上加油”,适得其反,最好选择偏于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补品,如太子参、枸杞子、北沙参、麦冬、西洋参等,而不要用那些滋腻温热的补品,如阿胶、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 。
3、秋季: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
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 。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可用水浸泡发后,煮烂,加糖服食,对治疗和预防“秋燥”有较好的效果;百合也有养肺阴、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
秋季,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滋补食疗的好季节,也是健康人进行食补的好季节 。通过食补可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和推迟衰老的目的 。
4、冬季: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 。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象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 。”也就是说,一到冬三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况且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冬至以后尤为相宜 。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影响机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尤其是脂肪代谢分解加快;其次是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使人提高食欲并消化吸收也较好;第三是影响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相应增多使钙、钾、钠等矿物质流失也增多 。
因此,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机体在冬天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
(2)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
(3)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
(4)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 。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 。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
(5)适量补充矿物质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 。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 。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
【药补不如食补 正确食补需要遵循什么原则】(6)注重热食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应以热饭热菜用餐并趁热而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 。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热菜汤,这样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 。
四、食补的原理及好处
中医我们知道的很注重养生保健,中医的很多的理论就是放在今天依旧不落伍,中医的很多的理论很具有代表性,尤其是食补养生,更有自己的特色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介绍的食补养生的好多有哪些?该怎么食补养生?
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 。通过精神调养、药膳食疗、养生功法等整体、自然、综合地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即为养生 。其中药膳食疗养生是古代养生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药膳是一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由药物、食物、调料三部分组成,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而是通过药食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保养身体,调整人体阴阳,补养气血,疏通经络 。
(一)何为食补?
所谓食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饮食来达到补益身体的目的 。一方面要根据食物的营养功效来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来定,如体质阴阳、热寒、虚实等 。
(二)“药食同源”理论:
在中国,“药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 。智慧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而且能够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 。在此基础上无数的中医学家(尤其是古代食医)、养生学家及道家、佛家等贤哲们又通过不懈的积累、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 。
认为“食之偏性为药性”,药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类是相对而言的,药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缓和、不良反应小;药物的作用相对显著、不良反应大 。何况,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特性 。
(三)为什么说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日常饮食中获取的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安身之本必之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
合理的膳食安排不只是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等作用 。另外,人们日常饮食以食物为主,逐渐地,人体功能对其极为适应,食补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再者,食补的和日常饮食不冲突,完全可以结合日常饮食来安排,不用担心是否有服药禁忌等,实行起来极为便利 。
(四)如何食补?
食补和日常饮食不冲突,但食补并不等于日常饮食,二者不要混淆 。如何食补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根据个人情况食补,看个人体质,热性体质多食寒凉性食物;寒性体质,就要多食温热性食物 。②根据季节食补,这一点在下面详细介绍 。③根据病情食补,日常有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如感冒了喝姜汤,咳嗽煮雪梨 。当然大夫问诊时还要望闻问切,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开方,采取不同的饮食策略 。④注意饮食禁忌,食补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如果弄错了,反而损害身体健康,所以,食补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如一些容易过敏的食物,不宜搭配在一起吃的食物等 。尤其是孕妇、小儿、老人、体虚多病者更要注意 。
季节性食补:季节性食补是食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也是最为广泛 。季节性食补就是随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来调整饮食,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效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