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马大会上的对台戏


骡马大会上的对台戏

文章插图
【骡马大会上的对台戏】漯河的牛行街成就了一座城市 。借它的影响,漯河的牲畜交易大会,老百姓称为“骡马大会” 。牛行街名气大,骡马大会自然也规模不小 。骡马大会的地点就在原叫南马路的人民路上,一年一度 。据老辈人讲,历年的骡马大会期间,不但周边的老百姓都来赶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也聚集在漯河,借这里的交通之利,将许多完成交易的骡马运往全国各地 。漯河的风俗是逢会必有戏 。骡马大会这样的盛事更少不了唱戏助兴,而且商家经常同时请两个或多个剧团唱对台戏 。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刚刚挺过三年自然灾害的漯河渐渐恢复了生机 。这年春天,骡马大会在商家和政府的推动下如期举行 。这年的会比往年规模要小一些 。虽然仍请了剧团,但拘于经济刚刚复苏,为了省钱,大会主办方最终决定请漯河本地的剧团和来自太康县的道情剧团在会上对台演出 。骡马大会期间,两台大戏搭在南马路两头 。除了牛行街上买卖牲畜的客商,几乎所有赶会的人都拥到南马路看戏 。漯河剧团的戏,当年的好角齐聚一台,演的又都是“袍带戏”(以身穿蟒袍、腰系玉带的帝王将相角色为主的历史题材剧目),可谓大场面、大气派,想不夺人眼球都难 。而道情唱的都是“三小”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小戏,大都表现爱情故事或生活琐事) 。“小生、小旦‘咿咿呀呀’唱个没完,想和漯河本地的剧团对戏,不输个底儿掉那才怪呢!”当时很多人这样认为 。然而,戏一开唱却出人意料 。头一天,尽管双方都没唱自己的拿手好戏,但勉强打了个平手 。道情剧团本就没想着赢,能打个平手就很满足了 。然而漯河本地剧团就不一样了,自己满台“角儿”还不抵人家一生一旦,再这样对唱下去只怕形势不妙 。据太康剧团著名演员朱锡梅回忆,当时她已怀孕6个多月,但她不顾全身浮肿,一连唱了15天,每天3场,共计45场 。当最后一场戏拉下帷幕时,她一下子就瘫在了后台 。好多热情观众目睹此景,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据说,戏对到关键时候,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 。那天,漯河的戏开的是著名花脸李顺先生的拿手戏《过巴州》 。在整个沙河流域,李顺先生的大名可谓如日中天 。他的诸多绝活如“喷火”“漱牙”以及两眼一瞪即满眼通红,不但和他演对手戏的演员不敢直视,甚至距离近的观众也会被吓得直往后退 。因此,他拥有“活判官”“活张飞”等诸多美誉 。而《过巴州》则是他的拿手戏,直到现在,很多漯河的老观众、老艺人提起来还赞不绝口 。然而,这天的《过巴州》虽然是先生为赢戏而开,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出戏竟成了生命中的“滑铁卢” 。这天,先生饰演的仍是三国猛将张飞,尽管他因嗓子不好还以做功为主,但是他暴睁的环眼却看到台下的观众纷纷往对面戏台拥去 。据几个当时看过演出的老漯河人说,李顺先生看自己的戏“抓”不住人了,急得甩去身上的戏服光着膀子演起了张飞 。戏演完的时候,先生累得一下子瘫倒在了舞台上 。接下来其他名角轮番登场,甚至中午也不“刹戏”了 。为的就是留住台下一群铁杆戏迷 。而此时的道情剧团仍然唱着“三小”戏,小生、小旦唱个没完,不是《王金豆借粮》就是《张廷秀私访》 。特别是《张廷秀私访》这部连台本,连续几天都是小生、小旦唱,却把台下的观众“捆”得死死的,甚至把对面台下的人也给拉了过来 。后来有人说,戏对到最后,漯河本地剧团的台下很空旷,几乎可以拉着大车行走了 。对戏的双方,一方几乎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还是拴不住人们往对面去的脚步;一方虽然还是“咿咿呀呀”的小戏,却让台下的观众越坐越多、如痴如醉 。其实,一次对戏的输赢并不能说明剧团演出水平的优劣 。老观众和老艺人讲述这次对戏都说得十分含蓄,“吃惯了大鱼大肉,忽然遇到清素的小米稀饭,能不稀罕么?”漯河的戏是正宗沙河调的底子,历史上曾经名家辈出 。虽然在那次对戏中被漯河人不常看的道情夺去了彩头,但丝毫不影响作为豫剧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调在今天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影响连续多年推出新戏,并在国家和全省各类赛事中摘金夺银 。艺术的道路上有坎坷不可怕,迈过去,前边就是坦途 。相信漯河的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