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重要的大城市 七个大城市( 二 )


对于北方政权来说,一旦控制了汉中,进能够南下巴蜀,退能够拱卫关中各地 。对于南方政权则正好相反,一旦失去了汉中,如同如鲠在喉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盘踞西南的割据政权,基本上都会控制汉中地区,作为自己的屏障 。三国末期,刘备集结大部分精锐,与曹操反复争夺汉中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
蜀汉方面一直认为“若失汉中, 则三巴不振, 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堪称“秦巴咽喉,襟陇带蜀,”与此同时,从汉中向东,能够直接进攻荆襄之地,出现了“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的说法 。
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将相们对于徐州重要性的描述举不胜举 。例如“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 。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 。”三国名将吕蒙称徐州是“许、洛襟要”,南北朝王玄谟称徐州“要兼水陆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称徐州“为南北襟要,安危所寄 。虽用十万人,不能取也 。”
宋朝陈无己则称赞徐州:“彭城之地,南守则略河南、山东,北守则瞰淮、泗,故于兵家为攻守要地 。”明朝更是出现了:“徐城三面阻山,一面临河,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 。一泻千里之势,以保障江淮险要之设旧矣 。金陵恃徐为南北咽喉 。且黄河自西而东,闸河(即运河)自北而南,皆合于徐城之东北而下 。城阻河势,河阻城势,居然一重镇也 。”
至于襄阳,则是中线的屏障 。襄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连接了中原和荆湖两大区域 。对于北方政权来说,控制了襄阳等地以后,能够直接南下江汉平原,从而控制整个两湖地区 。在东汉末期,曹操集团控制了襄阳以后,对蜀汉、东吴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对于南方政权,控制了襄阳等地以后,既能够拱卫两湖地区,同时有利于自己的北伐 。
在南宋统治的后期,南宋政权死守襄阳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依靠襄阳周边的地形,阻挡北方政权的军队南下 。一旦襄阳失守,整个荆襄大地门户顿开 。接下来,基本上无险可守,很难长期坚守 。上述的7个城市,属于我国历代战争中的7个兵家必争之地 。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 。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