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丨国产品牌滑雪生意的春天来了吗?


焦点分析丨国产品牌滑雪生意的春天来了吗?

文章插图
文|彭倩 编辑|乔芊
冬奥不仅将“冰墩墩”、“谷爱凌”送上顶流位置,更让体育品牌重估滑雪生意 。
此前,中国的滑雪产业市场份额并不大,通常与潮流行业、户外运动行业混为一谈 。阿迪达斯、耐克、安踏、李宁等综合性专业体育品牌并未单独孵化相关子品牌,而选择发售少数滑雪产品以满足小众需求,中国的专业滑雪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
自2015年中国成功申办冬奥,相关政策利好随之释放,中国的冰雪产业迎来了发展机会 。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 。
伴随着“三亿人上冰”的目标,中国的滑雪生意也在近年来飞速增长 。《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正常营业的滑雪场总数为715家,室内滑雪场数量稳居世界第一 。从年滑雪人次来看,中国已超过一些拥有成熟滑雪市场的国家 。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以来,滑雪主题游产品预订量增长超350% 。国内滑雪人均消费2398元 。滑雪装备的销量也一路上涨,CBNData与天猫体育联合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冬天滑雪装备的销量同比上升13倍 。
风口之下,早在冬奥开始前,国内外各大知名体育品牌已提前布局,试图在中国滑雪这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分到一杯羹 。
即使在疫情的笼罩下,多个国外知名滑雪品牌如阿迪达斯TERREX、KJUS、Helly Hansen、Peak Performance等仍在中国开出首个线下门店,而2004年就进入中国的顶级单板滑雪品牌Burton于2020年和高瓴资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其在中中国的业务 。Burton还开通了线上渠道,为中国消费者成立了数字营销部门 。
大量玩家涌入,竞争日趋激烈,安守一方的国产品牌开始求变 。
冬奥效应,国货转型冬奥举办前,除了探路者等极少数中国滑雪品牌,在过去20多年里,滑雪市场供应方面均以国外品牌为主,数千家中国企业则以代理加工生产国际大牌为主 。不仅自身品牌发展受限,且只能依靠加工费获利,利润很低 。以滑雪手套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80%的滑雪手套就产自山东济宁的嘉祥产业带 。
国产品牌也不甘久居人下 。酷破者总经理邓涛曾对媒体表示:“国产的滑雪装备什么都不缺,就缺自己的品牌 。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出海才能和进口品牌竞争,才能有自己的定价权 。”
在滑雪生意上,走得最远的中国大品牌是安踏 。
——2017年、2020年,安踏先后与韩国品牌可隆(KOLON SPORT)、日本品牌迪桑特(DESCENTE)的母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获得二者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权 。其中迪桑特定位于高端市场,提供从4999元-7999元的滑雪服 。
2018年9月,安踏又收购了亚玛芬集团,该集团旗下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等知名户外品牌,它们都对滑雪产业有所涉猎 。其中雪服单价近万的始祖鸟更是成为“直男最爱”,风头直逼加拿大鹅,在冬奥会上也出尽风头,而单价超过2000元的萨洛蒙雪鞋在国内也有诸多粉丝 。
至此,安踏完成了从初级、中端、高端全价格带滑雪产品的布局 。
安踏还斥巨资为旗下户外滑雪品牌提供曝光场景,例如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体育代表队的官方领奖鞋服赞助商、12支冰雪国家队的合作伙伴 。
此外,安踏提前签下了顶流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以期打响旗下滑雪品牌知名度 。安踏在女性运动品类相对空白,而谷爱凌的模特身份,也能够帮助安踏强化时尚属性 。在官方店铺中,谷爱凌同款的运动T恤和瑜伽裤,最高达到5000以上的销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