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个视频知道怎么解决 两个视频怎么办


看两个视频知道怎么解决 两个视频怎么办

文章插图
在《小聂跑法》倡导的以腰腹部下压牵引带动下肢运用小腿提拉折叠技术的跑动中,通常,我们是不会刻意去追求步频数值,一切按顺其自然的来跑动就可以 。经过我大量的跑动测试和视频分析,我发现,在配速跑当中,以目前科学理论研究得出,公认的最佳的180-185步/分的区间步频数值就自然会体现出来 。在日常练习中,相关科目配速对应比赛配速慢,步频也相对会减少,反之,配速加快,步频也会随着自然加快 。
同理,步频和步幅的增加和减少都是随着配速的变化相互协调而改变的,不同的配速,自然会体现不同的步频和步幅 。但这里有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基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不同的体能水平,以及个人的体能变化,在同一个配速下,步频和步幅的具体协调数值不会有一个标准,也就是说不会局限于某个数字区间 。相对来说,步频数值变化的区间会比较少,从慢到快,大部分都会处在170-190步/分之间,而步幅则变化较大,是随着个人能力逐步提升成为一个未知不可预测的数值 。
譬如A跑者,在跑400左右目标配速的时候,步频180步/分,步幅1.39米左右;但B跑者,步频185步/分,步幅也就只有1.35米;或是C跑者,步幅提升到1.42米,步频也就只有176步/分 。这三位跑者在同一个技术体系运用中,不同的数据表现,数值的区别就是对技术运用的熟练程度或是个人体能和力量水平的区别,总的来说关系不大 。但假如在上面的数据中某位跑者的步频低到168步/分钟,步幅维持在1.40米左右,配速就会降到415左右,这时候就要考虑配速降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了 。步频过低就是需要思考的因素里的其中之一 。
在这里有个概念要提醒一下,步频168步/分,步幅1.40米,配速415这个数值组合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假如对一个体能水平足够,415配速处于低配速有氧训练状态,这个数值组合就是非常完美的表现 。譬如我2016年冲刺跑一公里418配速,累得半死,步频去到190+步/分,但现在只需要175步/分,轻轻松松的感觉 。我现在带队训练跑530后的配速,步频也就是165步/分左右 。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在上面三个案例当中,在同等的体能水平里出现不合理的配速,我们寻求合理的改善步频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如何判断步频过慢的原因所在 。要理顺这一点哦,不要陷入思维误区 。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是一个学员的动作数据)
(这是我的动作数据)
(这是我的动作数据)
我们可以从上面两个数据发现,同样的1.30米,我的步频175步/分,配速422,而那个学员的步频170步/分,配速432 。而以我对他的体能基础了解,我就第一时间让他拍摄一段跑步视频来验证我的推断 。看了他的动作视频以后,很明显就是步频过慢是他这一组跑动数据体现动作运用的问题所在 。
视频加载中...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腰腹部下压意识不够;第二,提拉意识速度过慢,下肢做功负荷比例过大(可以理解为跨步跑意识还有);第三,发力顺序不对 。其中,第一第二是在进阶过程中可以合理存在的 。但第三点则是和技术练习方向相反的原则性问题 。
如果大家感觉还不够深刻,我再以两组动作视频给大家对比一下哈: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很尴尬哈,两组动作均出自同一个人,但跑动形态却完全不同 。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事实上在我研究动作视频的进阶过程中,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之前我们的老叶同学也做过同样的贡献) 。第一段的跑动形态主要的原因就是跑动中的不够专注导致的,思前想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思维导致的 。而下面这段自然轻松,则是个人技术意识回归正常的体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