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灵发红是的什么病

鱼灵发红是的什么?。缃趵鹩阄灿叙逭钊绾沃危?/h3>锦鲤疱疹病毒(Koi hepesvirus disease,简称KHVD)是由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不论鱼苗、幼鱼、还是成鱼,都会感染KHV,死亡率高达80%~100% 。一.发病情况近几年来,锦鲤疱疹病毒病在广东锦鲤养殖池塘高发,死亡率高 。广东顺德、南海、中山、东莞的锦鲤养殖池塘都有发病,作者去池塘边诊断 。接到很多电话反映池塘锦鲤发病快 , 死亡量大,疑似锦鲤疱疹病毒病 。许多锦鲤爱好者从市场购回的锦鲤,很快发生死亡,反映的症状,也是全身出血,疑似锦鲤疱疹病毒病 。上述事例 , 可见该病的大量发生 。许多锦鲤养殖者不认识该?。弊髌胀ㄏ妇≈瘟? ,锦鲤大量死亡,局部地区干脆称为“锦鲤鱼瘟”,认为得了此病没得救,实际上很多锦鲤是可以救的,可以挽回损失 。为了帮助锦鲤养殖户和爱好者预防和更好治疗该病,避免损失,根据近几年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写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鱼类病毒病的特点病毒是非常聪明的 , 病毒具有化学性和生物性 。鱼类病毒病有以下特点:1.挑肥拣瘦:病毒在鱼类寄生时,很会选择寄主,常挑长得快、长得肥大的鱼寄生,因为又肥又大的鱼和瘦小的鱼比较而言是更好的培养基 。病毒利用宿主的酶系统、能量系统、转录系统等来复制大量的病毒,好的培养基可以使病毒单位时间内复制更多病毒 。病毒病发作后,往往肥大的鱼先死,死剩下的是又小又瘦的鱼,往往这些鱼还是畸形的(如脊椎弯曲、尾部畸形) 。2.具有严格的发病温度范围:病毒病对温度范围要求非常高,发病高峰在水温25℃左右,如果水温突然升到35℃,并维持24h , 可能很多病症就全部消失;水温突然降到15℃,并维持24h,很多病毒病症状也会消失,死亡量大幅减少 。病毒病的治疗一定要看天气,留意天气变化情况 。3.病毒增殖器官和效应器官可能不一样:鱼类病毒病的病毒增殖器官常是肾脏和脾脏,但效应器官往往是皮肤、肝脏等,观察鱼类病毒病一定要看脾脏和肾脏 。三.如何简单判断锦鲤疱疹病毒病需要说明的是临床表现症状和病程有很大的关系 , 处于病程不同时期 , 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差异性 。a.发病快,死亡量大,死亡率高 。1天之间表现发病症状的鱼可以从5%上升到90%,死亡量可以1天之内从零上升到几百条;b.发病锦鲤浮在水面 , 有些暗浮在水面 , 有些侧卧水面;患病锦鲤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行为上会出现无方向感的游泳,或在水中程头下尾上之直立姿势漂?。?甚至停止游泳;如果在水泥池中发?。?会发现很多锦鲤侧卧在水底,尤其在进、排水口较多,有些养殖户称为“瞌睡病”;c.发病锦鲤体表出血,局部有溃疡;鳞片松动,鳞片脱落,鳞片上出现血丝;d.发病锦鲤鳃盖出血 , 打开鳃盖 , 鳃丝颜色深红色,鳃丝出血、组织坏死、鳃丝末端坏死变白;e.鳍条尤其尾鳍充血严重,部分出血 , 似有白色粘液覆盖;f.肛门红肿;g.撕开皮肤 , 有皮下充血和肌肉出血症状,出血和充血沿着肌刺分布较多;因鲤鱼皮肤下有部分红色肉,要注意区分红色肉和肌肉出血的不同;h.打开腹腔,血液很快凝固,流出的血液明显偏少并且凝集非常迅速,约流出6秒钟左右开始快速凝固,血液凝固时间明显比健康鱼短;剪开心脏,出血明显比健康的鲤鱼少,并且凝血迅速;i.肠道无卡他炎症但充血发红,肠道硬挺;鱼类死亡,肠道硬挺且充血发红,说明不是细菌感染;j.发病锦鲤的胆固缩,胆汁色变深;k.发病锦鲤肝脏在肝小叶边缘有细小出血点,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肝脏易碎;l.脾脏有出血点,镜检发现内部有少量出血点,出血点呈鲜红色;m.后肾肿大 , 镜检有出血点,鲜红色 。养殖户常反映的就是:a、b、c和e中的鱼昏睡,体表出血、尾部出血,其它症状需要鱼病防治人员把握 。四.病症分析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致病力强、致死率高的病毒,发病时,表现出发病快速、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 。锦鲤感染该病毒后,在适宜温度发?。貌《酒苹涤憷嗟纳窬低常?导致鱼类活动力下降,平衡力失调,昏睡 。该病发作快,对锦鲤伤害大,锦鲤难以忍受,容易蹭破皮肤,加之微血管破裂,表现出皮肤出血的症状,微血管大量出血,导致锦鲤凝血系统崩溃,引起体内多处出血,多器官衰竭而死 。五.发病时间据报到该病毒的试验室最适培养温度是21℃,发病水温18~29℃,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 , 该病在春季和秋季多发生,在广东一般是4月下旬和9月上旬发病 。但2008、2009年天气比较反常,已经进入气候混乱期,2009年部分池塘在10月下旬和11月发?。?导致防控难度增大 。六.预防与控制6.1预防6.1.1在易发病期前1个月开始预防,即3月份和8月份开始预防;具体措施:投喂适当药物(40公斤饲料: “止血快”3包+“力克101”1包+“氟苯尼考”1包+内服药增效剂1包),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提高鱼体凝血因子含量;每5天泼洒“优碘”(1瓶用1亩)或“高聚碘”(1瓶用2亩) 。6.1.2减少鲤投放和养殖密度,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在易发病期停止拉网等强刺激活动;6.1.3发病期不要引其他锦鲤 。2009年11月南海一养殖户购进锦鲤,放于水泥池中,流出的水进入锦鲤养殖池塘 , 次日锦鲤养殖池塘发病 , 死亡惨重;6.1.4易发病期不要翻塘底 。2008年顺德某锦鲤养殖池塘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案进行预防 , 没有发病 。但2009年仍然按照方案进行,其中一个池塘突然发病,作者晚上赶过去发现是养殖业主把底泥捞上来做块状花肥,翻动池底,导致水质恶化和病毒大量翻起,发病 。6.1.5进入场地的交通工具和人员用“优碘”进行消毒,每个池塘的生产用具不要混用 , 经常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在易发病前期,定期在池埂用“优碘”进行高浓度泼洒,减少病毒互相传播的可能性;6.1.6选择适宜饲料,发病高峰前10d,减少饵料投喂量至平常投喂量40%;6.1.7易发病期,每天勤观察鱼类活动情况,每天抽样几条鲤进行详细观察 。6.2 治疗6.2.1确定是该病从流行病学和病害特征判断是否该病 , 发现疑似病例马上送给相关人员确诊 。6.2.2不乱用药不要随便下药,病毒病发作时忌讳乱下药,往往起相反的效果 。6.2.3治疗方案开启增氧机,①减少投喂量,内服:适当药物(40公斤饲料: “止血快”3包+“力克101”1包+“氟苯尼考”1包+内服药增效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提高鱼体凝血因子含量;②泼洒:使用“碧水爽”(1瓶1米1亩水面)全池泼洒,连用3天;用“净水宝”(1包1米1亩水面)全池泼洒,连用3天;在第3、5天,用“优碘”(2瓶用1亩)泼洒消毒 。这个方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人员沟通 。如果鳃部有指环虫等寄生虫,此时不能杀虫 。如果水已经变白,需要向相关人员反映 。6.2.4消毒环境对于人员、车辆及器具出入场进行严格管制;做好养殖区域人员和工具的消毒工作,用“优碘”进行消毒;每日多次在池埂用“优碘”进行高浓度泼洒 , 防止病原的扩散;6.2.5看天气发病后未来2天内 , 气温急剧变化12℃以上,恭喜你,鱼不救也会好 。2009年11月顺德某养殖池塘,锦鲤发病 , 3亩池塘每天死300条,我留意了天气,北方寒潮来临 , 气温降15℃以上 , 我让养殖户用了“碧水爽”,并让其在第3天,用“优碘” , 告诉他4天后就会好了 。次日下午广州开始降温 , 到第4天,鱼死亡只有3条,并且此后1个月内没有再发生死亡 。但单纯靠天气治疗,如1个月内水温再次回升到病毒易发水温,大约1个月后锦鲤容易再次暴发疱疹病毒病 。6.2.6变化水温家庭小水体养锦鲤,可以采用改变水温的办法治疗 。把发病锦鲤单独放在一个水族箱中,水温缓慢提升到33℃以上维持24h , 效果非常好;或者把发病鱼单独放在一个水族箱中,用冰块把水温降到15℃左右 , 维持24h 。该方法的缺点是:①家庭用户对升温和降温把握不好,引起鱼类更大应激死亡;②1个月后容易再次复发 。需要提醒的是:变化水温后的鱼类要及时内服:适当药物(40公斤饲料: “止血快”3包+“力克101”1包+“氟苯尼考”1包+内服药增效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提高鱼体凝血因子含量 。实践证明变化水温+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提高鱼体凝血因子含量,可以使鱼1个月后不复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