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得了出血病怎么治

鱼得了出血病怎么治,白鲢出水为什么身上有血?出血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引起花白鲢出血病的寄生虫主要有指环虫,中华蚤 , 锚头蚤
二:由细菌引起的出血?。觳橛闾灞砣厦挥谐?,体表出血,水质正常 , 此种疾病一般伴随着其他鱼类死亡,治疗方法,用肠炎烂鳃灵全池消毒,同时用油糠或麸皮拌恩诺沙星粉、中水维生素CE进行投喂 。
下图我家这鱼是什么?。?/h3>你这就是买的鱼受伤了的赤皮病 。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鱼体两侧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的疾病 。赤皮病是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常在运输、拉网等操作或寒冬鱼体表皮损伤后发病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嗥の痢⒉疗の恋?。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
(一)病原
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 。短杆状,两端圆形,单个或两个相连 , 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杆状 , 革兰氏阴性 。广泛存在于水中,土壤中 。
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门色 , 半透明,24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肉汤培养生长丰盛,均匀浑浊,微有絮状沉淀,表面有光滑柔软的层状菌膜 , 一摇即散,24小时后,培养基表层产生色素;明胶穿刺24小时后杯状液化,72小时后层面形液化,液化部分现色素;马铃薯培养中等生长、微凸、光滑、湿润,菌落呈绿色,培养基2天呈绿色 。兔血琼脂β型溶血 。
(二)流行情况
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 。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 。鱼体受机械损伤 , 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 , 引起发病 。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 。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 。但以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 。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 。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是条件致病菌 。
(三)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 。
头部颜色明显变深;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 常烂去一段 , 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
肠道无食,肠壁充血发炎,肠腔中充满黏液 。
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呈块状红斑 。
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 , 俗称“开天窗” 。
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分离、鉴定病原菌 。
诊断方法: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 。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因此病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因放养、捕捞、体表寄生大量寄生虫等原因造成鱼体受伤后,给病原造成可乘之机是发病的基础 。同理 , 冬季由于冻伤 , 饲养的草、青鱼也容易发生赤皮病 。
注意该病与疖疮病相区别,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 。
(五)预防措施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其杀菌药泡浴以及食盐浸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