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基督教会的大分裂,影响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说基督教会的大分裂,影响了整个世界

文章插图
公元1054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塞拉利乌斯和罗马教皇利奥九世相互开除教籍,标志着基督教的正式分裂,分为东方教派和西方教派 。
从那时起,有两个教派,D正教和天主教,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D正教世界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世界 。
在16世纪新教出现之前,这两个教派相互对抗,主导着欧洲人的精神生活 。同时,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
天主教至今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派别 。全世界约有11.3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17% 。
此外,这两个教派之间的对峙直接导致了天主教支持的十字军在1204年的第4次东征中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占领了东罗马帝国的大片地区,给虚弱的东罗马造成了沉重打击 。
两个多世纪后,奥斯曼苏丹二世君士坦丁堡也无法弥合宗派分歧 。西方宗派坐视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和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从那时起,欧洲历史进入了中世纪的篇章 。
从文化角度来看,东西方宗派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方宗派保留和发展了古希腊书籍和思想,而西方宗派则更多地吸收和学习了西罗马帝国的语言和文化 。15世纪东罗马灭亡后,大量古希腊经典作品与D正教神职人员一起流入西欧,对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回顾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
欧洲教会的划分


那么为什么它会成为两大教派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西罗马教会和东君士坦丁堡牧区之间争夺主要权力 。
据《圣经》记载,罗马地区内很早就有门徒 。公元66年,罗马人占领了耶路撒冷和迦南,罗马帝国的中心转移到了首都罗马 。
罗马教会的威望也来自两位最重要的早期传教士保罗和彼得对罗马城的支持 。保罗为罗马人写了《罗马书》,并在这里住了两年 。彼得被称为“使徒之首”,是罗马的第一位主教 。两人都死于罗马 。
大公会议


公元325年,尼西亚(今土耳其伊兹尼克)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公会议,确立了罗马教会在所有地方教会中的地位 。
381年,举行了第二次大公会,将君士坦丁堡主教(相当于罗马教会的教皇)的地位提升到仅次于罗马宗教的地位 。
公元451年,第四次大公会通过了一项法令,将君士坦丁堡的族长与罗马教皇一起置于首要地位 。当时,教皇利奥一世强烈表示,教皇的主要权力来自圣彼得的遗产 。因此,西罗马教会拒绝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的主要权力 。
第二个原因是教义和礼仪之间的差异 。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区和以罗马城为中心的拉丁语区 。随着权力的划分,东西方在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 。这种差异反映在宗教教义和规则的差异上 。
教义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圣灵的来源”,即圣灵是来自父(神)和子(耶稣),还是仅来自父 。
尼西亚信经残片


在尼西亚信经的表达上,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历次大公会议都证实了这一点,并为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所接受:西方教会武断地将“我相信圣灵,生命之主,从父”改为“从父和子”,这引起了君士坦丁堡领导的东方教会的反对 。
第三个原因是处理宗教权力与王权关系的方式不同 。
东西方教会在与王权互动的过程中走了两条相反的道路:西方教会坚持宗教权力高于世俗王权,而东方教会则认为王权高于宗教权力 。
476年,日耳曼人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方教会通过对入侵蛮人的信仰教导,西方教会以上帝的名义使教会优于世俗君主制,并逐渐形成了“君主制神授”的神学传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