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得了气泡怎么办

鱼苗得了气泡怎么办 , 养塘角鱼不需要增氧机?1.池塘养殖要求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 , 无渗漏,稍加修整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 。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 。池底的游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 。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罐、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 。
2.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曝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667平方米用量为50~75千克,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人禽畜粪便,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00~300千克 。
3.饲养管理 。①投喂技术 。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 。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饵料,特别喜食新鲜的动物饵料 , 活饵投喂效果更佳 。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三天起 , 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 。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投喂 。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 。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1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 。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 。
②水质管理 。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每隔3~5天 , 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 。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 。每次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
4.常见鱼病的防治 。塘角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新品种,但这种鱼在鱼苗培育阶段病害较多 , 影响鱼苗成活率和鱼产量 。现将其常见的几种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①黑体病 。病鱼体色发黑,消瘦,头向下竖直于水面,吻部和头背有时有白色绒毛状斑块,形似水霉,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 。此病由细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鱼苗阶段 。间接原因是饵料不足或水质不好,造成鱼因体质差而发病 。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易引起大量死亡 。治疗方法: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全池泼洒 , 用药后更换池水,再施药一次 。治疗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投喂鲜活饵料,避免水质污染 。
②气泡病 。发病鱼的腹部有一气泡,鱼体浮在水面,不能下沉,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该病多发生在幼鱼体长1厘米左右的时候,往往是由于育苗地遮荫不好,池水中氧气和氨气过于饱和,或直接使用井水以及饵料不足时幼鱼误食气泡所致 。治疗方法:不用肥水孵化、培育鱼苗;井水要经曝晒处理;培育鱼苗阶段喂饵要充足,发病时每667平方米可用3~4千克食盐,对水泼洒全池 。
③肠炎病 。病鱼肠道充血发炎,体腔充满黄水 , 腹部膨胀,鱼体发黑,不久便死亡 。此主要由投饵不均衡或长期缺饵料所引起 。防治方法: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饵料 。发病时 , 每50千克饵料拌17克呋喃唑酮投喂,每天2次 , 连续治疗2~3天,即可痊愈 。
④水霉病 。病鱼体表有成丛水霉,游动失常,疲弱而死 。此病多发生在越冬期间 , 多因捕捞受伤而引起 。在鱼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 。防治方法:鱼卵用1%食盐水浸泡3~5分钟 。鱼种或成鱼用0.1~0.2毫克/千克孔雀石绿对水泼洒,也可用400毫克/千克小苏打加400毫克/千克的食盐溶液泼洒 。治疗时 , 应先降低水位.使鱼群适当集中后再用药,用药后观察9~10小时再加新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