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创可贴 创可贴( 三 )




死亡对死者或许意味着过去 , 但对生者 , 并不是一种无奈 。相反 , 死亡可能是一种自由 , 面对死亡 , 人会重新考虑自己人生中各类事情的优先顺序:人生大事应该危险 , 细碎琐事可以放在后面 。什么是人生大事呢?名利?存在主义哲学家不会同意的 。至少克尔凯郭尔认为 , 最重要的是:不要对你共度一生的人漠不关心 , 别和他们争吵 , 别让他们担心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想法迂腐 , 但是当我们考虑到:人是终归要死的 , 宇宙是要泯灭的 , 我们就会意识到 , 自己作为个体的有限 。对死亡认知越多的人 , 在联系的纽带断裂之后 , 就会越悲痛 。但这正是人的特性 , 而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 , 就是要让人活得像人 。


真实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正的自我”?


存在主义哲学 , 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有些“虔诚” , 因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 , 他者的目光是不能提供真相的 , 如此说来 , 有梦想就是好的 , 只要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生活 , 仿佛那种生活才是你的本质 , 那就是真实的 。


可是真实的标准 , 却很难界定 。加缪在手记里写道:“人生在世 , 永远不该演戏作假 , ”听起来很简单 , 做起来太难了 。更何况 , 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不一致 , 就能证明一个人“不真实”吗?书中记载了很多的观点 , 虽然都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 。但其共同点就是:真实是不能脱离他者的 , 因为没有他者 , 人就不会意识到自我 , 更不用谈什么真实了 。焦虑 , 贪念安逸有助于形成自我和他人的真实关系 , 把生活活得有条理 , 或许能让人变得更真实 。历史与文化 , 在赋予我们生命的时候 , 也给我们一个思考自我的框架...很显然 , 真实不能依靠“努力”获得 , 一个人对自己真实 , “不演戏作假” , 就难免会被“打脸” , 这个时候 , 能坦诚待己 , 可能就是一种真实吧 。


信仰


加缪认为 , 接受荒谬 , 可能是现代的一种信仰 。


信仰与认识有冲突 , 试图“理性对待信仰” , 仿佛给美酒掺水 。


克尔凯郭尔认为 , 信仰与犯罪有一定联系 。没有冒犯 , 人就只需要知识 , 无须信仰 。


克尔凯郭尔还认为 , 包括信仰在内的所有事都重在热情和行动 。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认为 , 不通过信仰 , 自我透明便无处实现 。对自己真诚以及(苏格拉底所宣扬的)认识你自己 , 都要求我们运用恰当的理念看待生活 。


无神论者不必强行信仰宗教 。但对于想要理解自我 , 精神这一类虚无缥缈存在的人来说 。不妨将宗教当成一种放大镜 , 就如学习语言的时候通过熟悉的词接触陌生的词一样 。如果对于宗教有一种天然排斥 , 那可以尝试一下一种近在咫尺的“平民宗教”:信任 , 你对朋友或爱人的信任 , 能够帮助你脱离对知识的迷信 , 减缓你对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恐惧 。


“存在”关上了门 , 夹住我们的手指 , 我们要么忍着痛继续笃信上帝 , 要么抽回手指 , 抛弃信仰 。但如果我们失去信仰的话 , 我们绝对是有目的的 , 是有意为之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