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是什么 类风湿如何治疗( 二 )


(7)老年发病的RA常>65岁起病 , 性别差异小 , 多呈急性发病 , 发展较快(部分以OA为最初表现 , 几年后出现典型的RA表现) 。以手足水肿、腕管和跗管综合征及多肌痛为突出表现 , 晨僵明显 , 60%~70%RF阳性 , 但滴度多较低 。X线以骨质疏松为主 , 很少侵袭性改变 。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肾功能受损等合并症而死亡 。选用NSAIDs要慎重 , 可应用小剂量激素 , 对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反应较好 。
二、类风湿要做哪些准备呢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
(2)自身抗体RA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 , 是RA有别于其他炎性关节炎 , 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标志之一 。目前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 , 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此外 , 还包括抗RA33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 , 抗P68抗体等 。
(3)遗传标记HLA-DR4及HLA-DR1亚型 。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 。X线分期:①Ⅰ期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骨质疏松 , 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 , 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 , 关节间隙明显狭窄 , 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 。
(2)CT检查胸部CT可进一步提示肺部病变 , 尤其高分辨CT对肺间质病变更敏感 。
(3)MRI检查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 , 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 。
(4)超声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 , 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 。研究认为其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
3.特殊检查
(1)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关节 , 关节液的检查包括:关节液培养、类风湿因子检测、抗CCP抗体检测、抗核抗体等 , 并做偏振光检测鉴别痛风的尿酸盐结晶 。
(2)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对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 对于单关节难治性的RA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
三、类风湿要如何治疗呢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 , 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 , 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 , 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 树立信心和耐心 , 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 , 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 。此外 , 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 ,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 , 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 , 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