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什么疾病何时手术最佳


心脏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什么疾病何时手术最佳

文章插图
一、心脏介入的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训练病人深呼吸、憋气、咳嗽,便于术中配合 。、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 。
2、左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禁食或食少量流食,排空尿液,术前30分钟肌注10毫克安定 。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
3、术后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尿潴留、出血、冠脉急性闭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 。经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手部皮温及颜色;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肢体皮温及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4、经桡动脉穿刺者:需静腕12小时,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及便于观察病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 。经股动脉穿刺者:动脉鞘管撤除后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地活动,避免承重或用力 。术后即可进食,但勿过饱 。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4-6小时尿量达1000~2000毫升,以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 。
二、心脏病何时手术最好1、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很多先心病患儿家长关心的问题,该问题专业性强,需咨询心脏专科医生,由医生结合患儿具体先心病类型及实际病情后决定 。
2、一般而言,以目前国内的心脏外科水平,先心病患儿在刚出生及生后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手术 。但由于先心病手术并发症较多,甚至会危及生命,而且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越高、手术风险越大,因此,一般要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待患儿年龄稍大一点,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强时择期手术,不一定是越早越好 。
3、一些对患儿生长发育及心脏功能影响较小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小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可待患儿1-2岁或学龄前手术或介入治疗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常规是在生后1个月-3个月自行闭合,小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在1岁以内有自愈的可能,因此这类简单先心病患儿通常在1岁以后复查未自愈后,再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 。此时患儿各个系统发育相对成熟、手术风险减小,在1岁以内随诊即可 。
4、但少数患儿在1岁内反复肺炎伴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内科治疗无效,则不应等待,需果断手术 。大型室间隔缺损、大型房间隔缺损、大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由于分流量大,相对小型缺损者,应早期手术,需在患儿出现器质性肺动脉高压之前手术,如果拖延,患儿会由动力型肺动脉高压发展成阻力型(梗阻型)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持续紫绀、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丧失手术时机,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及缩短寿命 。
三、心脏介入手术是什么1、先天性心脏病不开刀根治手术,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手术后一周内可出院,手术效果满意 。南阳市率先开展了此项技术,具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已为很多患儿解除了病痛.
2、我国每年有十五万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约占15%、房、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约占10-12%,还有肺动脉瓣狭窄、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等 。以往外科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尽管成功率很高,但外科手术需要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
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无创、少创、微创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开创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领域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