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草鱼注意什么

家养草鱼注意什么 , 草鱼越冬条件?【家养草鱼注意什么】草鱼是常见的淡水鱼品种,也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价格实惠,受到了大众老百姓的喜爱 。目前,我国的草鱼养殖产业也是十分发达的,不少地区也有专业的养殖池塘 。如今已然立冬,对于养殖户来说,做好草鱼的越冬管理非常重要 。
1、越冬鱼塘
鱼塘进入越冬期,宜选择避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较好的地方建越冬池,其大小可根据放养品种、放养数量、加温方式及管理水平而定 。不过注意 , 旧水泥池在使用前需用清水洗干净,且同时要做好消毒处理 。
2、合理放养
越冬当水温降至16℃时,应选择体格健壮的亲鱼和鱼种进行放养,亲鱼个体重150g以上,雌雄比例为3:1,鱼种体长3-5cm 。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0-200g的亲鱼30-50尾 。
3、越冬保膘
冬季停食会造成严重掉膘,降低鱼体消化机能,对来年的体质恢复和防病极为不利 。投料是保膘的最重要措施,进入冬季之后应投喂能量较高的配合饲料或者黑麦草,确保鱼类最低消耗 。具体投喂方法:水温8℃以上 ,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投饵率0.3-0.5%,正常天气一天1-2餐 , 水温低于8℃ , 以投喂黑麦草为主 。
4、肥水越冬
生物增氧越冬前清塘、注水、施无机肥培养浮游植物 , 这是草鱼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越冬期间,若浮游植物数量下降,水质变瘦,可用每亩水面挂1公斤尿素或碳酸氢铵3公斤和磷酸氢钙2公斤的方法补充营养,以保持池水溶氧量每升3毫克以上 。
5、水质调控
越冬期间鱼类的放养密度较大,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肥嫩 , 溶氧在每升4 mg以上 。要常巡塘,早、中、晚观察水色变化,使池水做到“肥、活、嫩、爽”,定期灌注新水,排放老水 。如发现水质变色、浑浊、变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质变坏,需要及时更换新水,并适当增氧 。
6、杀虫消毒
冬季气温较低,鱼体抵抗力较差,病原体容易趁虚而入,需要做好杀虫消毒工作 。注意杀虫后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进行消毒 , 而在未发病时可每间隔半个月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预防性消毒 。
总的来说,冬季养殖户们一定要使池水保持中等肥度,蓄积营养,增强鱼类体质 , 以满足草鱼越冬需要,提高御寒能力 。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的鱼塘在冬季会出先问题了 。
饲料喂草鱼每天喂多少?投喂是鱼类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往往投喂技术不科学,即便是最好的饲料,也不一定得到应有的效果,鱼类生活在水中,所以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同时有的种类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 , 这就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也较多,如温度、水质、溶氧等都可造成鱼类不上浮摄食,管理人员仍然按时投喂,就会败坏水质 , 结果造成了大量颗粒饲料浪费,大大提高了饵料系数,影响经济效益 。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得到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 。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 , 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饲料颗粒的适口性 训练鱼集中抢食,要求投入水中的饲料即被鱼吞食,减少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避免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因此,要求颗粒饲料的粒径要与喂养的规格相适应 。颗粒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吞食效果,这样投喂的饲料利用率低 , 草鱼开口摄食口径大致与鲤鱼相仿,鱼类对摄食饲料颗粒大小和长短也是有偏好的,所以选择适合口径大小的颗粒饲料投喂是十分重要的 。在草鲤喂养中,10g以下的鱼苗鱼种,可选择0.2mm~0.5mm大小的颗粒10g~50g的鱼种 , 可选择2.5mm~3.5mm粒径,长度4mm~5mm的颗粒饲料 。成鱼养殖过程中,根据个体大小可选择粒径4mm~6mm,长度为6mm~8mm饲料投喂 。二、水中的溶氧量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摄食及摄食后消化吸收和鱼类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 。水中的溶氧量低 , 鱼类食欲差,易出现厌食,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低,其生长就慢,而饵料系数就高,鱼类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水中溶氧不足时必影响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利用,造成对饲料的浪费,养殖水质控制与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投喂时应注意水中溶氧量和天气的变化 。一般天气正常 , 太阳出来2小时后,池塘水中的溶氧可达4mL/L以上,此时投喂效果最好 。如果持续几天阴天尽量少投喂或不投喂 。三、参考水温变化 鱼类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对鱼的摄食强度有很明显的影响 , 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时,鱼的摄食温度就有明显增大 , 水温低时,鱼体代谢水平随之就下降,导致食欲减少,其生长就慢,主要养殖鱼类 , 生长适温为20℃~30℃,其代谢水平最高,摄食强度最大,鱼生长最快 。因此,投喂时除要考虑放养量外,还要参考水温变化 。四、日投喂量要适当 只有采用科学的投喂技术,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 ,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渔业科技的进步,养殖效果好坏与投喂量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 。不同鱼类 , 不同饲料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天气、水温,其日投饲量是不同的 , 在养殖的前、中、后各个时期,养殖过程中每隔一周应根据鱼的增重调整一次投喂量,投喂量以80%的鱼吃饱为宜 。放养量、放养的规格是已知的,应做为基础数据,根据饲养池塘水温和鱼的规格可由日投饵率表中查出日投饵率值 。日投饵量=池中鱼重量×日投饵率值 。当喂养一段时间后,池中鱼总重量的推算为:已投喂饲料总重量/饲料系数+放养量的投饲计算为:日投饲量=已投饲料总量/饲料系数=放养量×日投饵率 。五、投喂要定时定位 池塘精养鱼经投喂训养后,对其投饲技术要求也高 。投喂的技术包括投饲量、投饲次数、场所、时间及投饲方法等,要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了因池塘鱼集中抢食 , 而混养的不同规格鱼,或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的现象,在投喂时应坚持“四定”“三看”的原则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 。4~5月每天投喂3次,即早8点半、中午11点半、下午4点半 。6~8月份每天投喂4次,即早上9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和6点半每次投喂时为30~40分钟,池塘养殖投喂应掌握“两头少、中间多”原则 。1、根据不同的放养模式适当调整投喂方式 。混养时一定要注意尽量让各种鱼吃到、吃好,以免出现养殖规格不均,如草鱼的抢食能力强于鲤、鲫,摄食量大,在摄食方面占优势 。因此要做到少量多次 , 适当延长投喂时间,一次性投喂量不能太少,照顾中下层的鲤、鲫鱼吃到饲料,以免出现草鱼规格大而其它品种规格偏?。跋焐鲜泄娓?。在渔业生产上大力提倡和应用自动投饵机,来改变过去旧的投喂方法 。2、勤检查食场 。在平时饲养投喂过程中,做好每15天,用密眼捞海在投喂1小时后在食台前用捞海检查是否在食场周围有散落的饲料,可判断投喂饲料是否适量,可做适当的调整,切记鱼不浮出水面集群摄食时,停止投喂,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