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裸甲藻怎么办

虾塘裸甲藻怎么办 , 锦鲤身上有霉点怎么办?图片上看得不是很清楚 , 我借此题给鱼友科普一下三种易混淆的"霉”状锦鲤常见病 。
所有关于水族方面如鱼病和过滤系统配置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免费获得个人解决方案 。
白点?。ㄐ」铣娌 。?病源:小瓜虫(一种寄生虫),约0.2-1毫米长度 。显微镜下观看,很像小的毛毛虫 。
①起初它是一条幼虫;②在水中寻找寄主 , 然后钻进其表皮组织里,刺激该部位分泌粘液,形成囊泡保护自身;③2-5天成熟 , 并脱离鱼体,回到水中,分裂繁殖 , 可在短时间内从1只繁殖成1000只 。④幼虫在水中继续寻找寄主 , 以此循环 。所以传染性较强 。
病因:多在季节交替时 , 水质差,水体小,温差大 , 鱼的免疫力下降而感染 。一般新买的鱼回家后,过水不充分,也容易爆发此病 。
治疗方法:比较容易治疗
①换水1/2或1/3,减少水中小瓜虫幼虫数量和比例 。
②加温至27-30度,对寄生在鱼体表面的成虫及水中幼虫有灭杀效果 。
③加盐千分之5 , 即每100升水下一斤粗盐 。作用也是杀虫 。
三管齐下,小瓜虫很快就死光光了 。
打粉病,又称又叫白粉病、白衣病、卵甲藻病 。病源:感染卵甲藻 。卵甲藻是一种浮游植物,喜酸性 。分裂形成的裸甲子可在水中自由移动,碰到鱼类会附着在鱼身体上 , 靠寄生生活,发育为嗜酸性卵甲藻 。
病因:1)夏季及前后,水温在 22 -32℃时流行 。
2)当饲养水质呈酸性( pH5 - 6.5) 。水中会有嗜酸性卵甲藻存在 , 其会大量繁殖 。
病症:鱼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拥挤成一团,身体表面的粘液增加,鳍部和背部先后出现白色小点,随后逐渐向尾、身体两侧、头部等处蔓延,以致连接重叠,像全身涂了一层粉,故称打粉病 。
治疗方法:
1)注意饲养过程中的放养密度,日常多投喂配合饵料 , 增强鱼的抵抗力 。
2)将病鱼转到微碱性水质( pH7.2~8.0)的鱼缸中饲养 。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病源:真菌性疾病 。主要由藻菌纲的一些菌类,如水霉、鳃霉、链壶菌、绵霉、鱼醉菌、离壶菌等引起
病因:春季开食后,鱼友抑制不住忍了一冬的投喂激情,喂食量过大 , 鱼的排泄物增加,水里有害物质大量增加 , 水质恶化,容易诱发水霉病 。鱼冬季没有摄食 , 新陈代谢低,体质虚弱,容易使真菌和霉菌侵入,从而引发水霉病
病症:缩鳍,游速缓慢 , 分泌的粘液增多,厌食,其嘴、头、尾、腮、鳍、尾 , 以及伤口处长出白色雾状物,之后是白色斑块覆盖物 , 然后是“白毛”,接着开始溃烂,乃至死亡 。
治疗方法:
(1)每天换水1/4连续一周 。+0.5%盐 , 加温到28-32度;
(2)氯制剂或碘制剂杀菌,加2-3ppm亚甲基蓝泼洒,加0.5%盐;
中药疗法:按照2-4ppm计算用药量,将五倍子捣碎 , 用开水浸泡或者煮沸之后连渣汁一起全池泼洒,对治疗水霉病有一定的疗效 。
预防工作要比治疗疾病容易得多,大家也要注意观察,发病初期及时治疗 。我的目标是帮大家都能玩得开心 。
菌藻虫在水产养殖中起到怎样的应用?【虾塘裸甲藻怎么办】所有菌澡虫在水产中都有好和坏的效应 。菌:在水产中光合细菌、EM菌、芽胞杆菌等能分解池底氨氮和吞噬一些细菌和微生物 , 可以调节水体的理化因子,使水产品种可以在安全、,舒服的条件下生长:而有害的弧菌等就不同: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使鱼、虾等发生病变,危害相当大甚至鱼虾全军復灭,应引起足够重视 。藻:可以调节水的透明度、清爽度、白天增加溶氧量和作苗种早期饵料,也可以给水体中的轮虫、挠足类提供养料,使其生长繁殖供给幼苗摄食 , 但不同的藻在池塘中持久性不同 , 硅藻好但不持久,绿藻持久性好点,而藻繁殖过好会造成pH值过高,容易倒藻,对鱼虾有危害 。而裸甲藻等有害藻危害就大了,应杀灭、杀菌,重新培育,培育时应考虑肥源,硝态氮肥源可以培出硅藻,铵态氮肥源可以培出绿藻 。虫:如轮虫、挠足、红虫、蚊孖虫等是幼苗期最好的饵料,其营养是饲料不能对比的 。而有害虫不同,如蜻蜓幼虫可以摄食早期幼苗,其他纤虫类可能寄生在鱼虾身上,造成鱼虾烂鳃呼吸困难,烂身,摄食不良等,应考虑杀灭,调好藻色,使其安稳摄食生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