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边上的老家 家乡边的小河


小河边上的老家 家乡边的小河

文章插图






老家依河傍水,一个早年被称为井沿窝棚的村屯,生我养我的地方,给予我梦想的故乡 。拂去尘封,亲人的音容笑貌,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
记事时的村屯并不大,也就一百多户人家 。前后两条街,前街地处低洼,只有东西两头有人家居住 。后街地势平整,房舍还算连贯,村东头三百米开外的东北处,还有一座房屋,被称为孤房 。屯中偏东有所小学校,是当时全乡为数不多的完全小学 。
我家处后街中部偏西,三间草房两户人家,我家在东屋,西屋是徐姓二叔家,中间是两家的厨房 。这在当时居住条件下算是不错的了 。东邻秫杆障子相隔的表姐家,玩伴小宝比邻而居 。
房西地势偏低,一片荒草地,春夏时节,花繁草盛,蝶舞蜂飞 。紧靠一条南北串心道,一遇大雨,积水就哗哗地由北向南,流向前面的溪水河 。过了串心道向西二十多米,地势陡然岗起,小伙伴三庄和胖小分别住在那边的草屋里 。






房前屋后,都是大片的菜园子 。后面宽四十米左右,长五六十米,两家各占一半 。园内栽有旱烟,种有倭瓜、角瓜、向日葵,还有玉米带豆角 。园地北头,有生长几十年枝繁叶茂的大榆树 ,也有树龄不等的中小榆树,从村西一直延续到村东 。
一条弯曲的大道,被拉运庄稼的马车压得溜光锃亮,道旁树下有参差不齐的蒿草,还有一簇簇开着鲜艳蓝花的马莲 。如果细看,地上许多蚂蚁,忙忙碌碌地不知在搬运着什么?




房前有四五十米长,院子很宽敞 。窗前的酱栏子里,有戴着尖顶帽的酱缸,还放些扫除及农用工具等,院子里是两家“咕嘎”乱叫的鸡鸭鹅 。两家各有自己的小厢房,也称下屋和仓房,用来放置粮食和杂物 。仓房南不远处是高高的柴草垛,堆放一年四季做饭用的烧柴 。
往前是大片的菜园子,由于地势低洼,周边的柳条障子都成活了,绽放着枝条长与绿叶 。园内蔬菜齐全,五颜六色,种有菠菜、生菜、小白菜,大葱、大蒜、小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芹菜、韭菜、胡萝卜…… 用今天的话说,全是天然绿色蔬菜 。
还记得,妈妈梳着一头秀发,穿着带大襟的蓝布衫,常常掐了一把翠绿的葱叶子,笑盈盈的从园子里出来 。还有那盘着疙瘩揪的徐奶奶,满脸慈爱,用怀里的围巾,包着刚摘下的豆角,慢悠悠的一步一步往回走 。






院子前面不远处,一口邻舍共用的水井,夏季喝一口井水清冽甘甜,冬季吃一块井里的冰稀酥嘣脆 。往前几步就是一排大柳树,树下沟渠的清水,是鸭鹅嬉戏的好去处 。如果早上起来到树下溜一溜,时常会捡到大个的绿皮鸭蛋 。沟前是一条东西贯通的大道,由于地势低洼,雨水泥泞,很少有人走,慢慢的有些废弃了 。
(未完待续)
【小河边上的老家 家乡边的小河】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