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保健手法怎么进行 教你学习自我按摩方法_


按摩保健手法怎么进行 教你学习自我按摩方法_

文章插图
一、自我按摩方法之按摩哪些部位养生
中医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
耳朵就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耳垂代表头眼部,耳外缘为躯干及四肢,内侧是内脏器官 。
中医专家表示,揉按耳朵的不同部位,就能对其所对应的躯体或内脏器官,起到保健作用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因此,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 。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 。
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对腰部保健有一定好处 。向下拉耳垂,可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用食指、拇指提拉住耳廓,自内向外提拉,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
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 。当风、寒等外邪入侵时,阳经最易受到影响;反之,护好后背,不受寒凉,身体则不易感冒、患病,还有治疗劳损的效果 。
中医专家建议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还可采用热水袋热敷或在背部涂抹精油按摩,擦至皮肤温热潮红,对抵抗感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有好处 。泡澡时,可以有意识地用热水泡泡后背,同样能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有助经络畅通 。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
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 。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
而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讲究的就是在醒后、睡前分别揉按小腹周围,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还可以在饭后进行腹部按摩,将手心放在肚脐,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对消化有促进作用 。
对小腹进行适当的热敷也能达到保健效果 。敷时,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 。如果在室外,可把温热的手放在肚脐附近热敷 。
捏脚底,促进血循环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中医专家认为,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如果能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气血运行的中药,效果会更好 。如将当归、红花、三七,川穹、丹参各少量包进纱布,做成中药包,提前放入热水浸泡,约半小时后即可泡出药效,而后还可加点白酒或醋 。有失眠问题的人,特别推荐一试 。
中医专家建议,在看电视的同时,用一侧手掌的大鱼际(手掌上大拇指与手腕间的突起处)揉按对侧脚底的涌泉穴,既有保健作用,还能活动手脚 。
此外,使用足部按摩器,或弯弯脚趾、经常散步、踩鹅卵石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