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 如何改造鸡舍

如何改造鸡舍,农村如何搞养殖?今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给养殖羊 , 猪,肉牛的养殖户都有补贴,可以考虑建设规模化的养殖场,科学技术养殖基地…还可以种植水果 , 投资一次,收益多年…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那个年代,正是我们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印象里大人们晚上都还在忙着白天忙不完的活计,晚上是属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没有了大人像白天一样的管束,孩子们尽兴的撒欢嬉闹娱乐 。
我们村庄很大 , 邻家姐姐是个大姐大,一吃罢晚饭,村东村西的孩子都往她家聚集,大姐大颇有领导魄力,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她就开始和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一起商量晚上的娱乐项目,如果赶上每月中旬的几个大月亮晚上,姐姐就把几个晚上的娱乐项目一起安排好 , 争取做到每晚不重样儿 。
第一种是孩子们最爱玩的猫捉老鼠的捉迷藏游戏 。大姐大迅速把孩子们分成一大一小两班,大班的孩子胆子大,活动范围可以是整个村子 , 小班孩子玩耍范围就在附近,大姐大坐镇在自家院子里,两班小朋友在她的指挥下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定出谁是猫,接着用围巾蒙上猫的眼睛,然后一声令下,老鼠们四散奔逃 , 各自找寻自己的藏身之处去了,藏好之后,猫就解开蒙在眼睛上的围巾,睁大双眼,捕鼠去了 , 被捉住的老鼠从四面八方到大姐大身边汇合,猫要把本轮的鼠捉完本轮游戏才算结束,每班第一个被捉住的老鼠就变成了下一轮的猫 。
这游戏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没有聪明的头脑和持久的体力很难快速把鼠捉净,尤其是大孩子们,满村窜:庄稼地里、树枝上、草垛里、房坡上、甚至厕所里……凡能藏身之处没有不敢去的,不怕危险 , 不怕味道浓,这就苦了猫,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开动脑筋敏捷地判断着每只鼠的方位 , 也有苦寻不到时猫简装生气不找了,鼠终于失去耐心发出吱吱的叫声,猫快准狠的跑过去,抓了个正着 。
一轮又一轮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 整个村子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喧闹声,这才是村庄该有的声音,由于钻坏了草垛 , 踏坏了厕所围墙……也有大人偶尔骂几声,但绝大多数大人对小孩的游戏是支持和赞赏的,那时的孩子虽然没有什么玩具 , 但玩得开心,不知不觉的也锻炼了身体!
第二种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是顶牤牛钻儿 。这是男孩子们的专利游戏,大姐大把小朋友们分成AB两组,不参战的孩子自觉组成拉拉队,为自己喜欢的对加油,各组成员有高有低,搭配均匀,每个组内又三人组成一小组,小个子在前大个子在后,两个人合力架着一个人,班子组好,游戏即将开始,随着大姐大的一声令下,AB两组中各有一小组出场 , ,只见双方小组迅速出击,被架着的两个孩子双脚用力的撞向对手,如果一方把另一方的三人撞散了 , 散了的一方就宣告失败,失败方的第二小组会迅速应战,力争转败为胜,就这样屡败屡战,一直战到最后一组没了对手,这一组就取胜了 。
这种游戏,小组中三个成员要同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 , 动作协调到位 。后面的孩子身强力壮,他最关键的发力点是与前面的同伴搞好配合,前进后退步调一致;前面那个孩子需要机灵勇敢 , 要掌握好前进后退左冲右突的时机,既要抓准每一个进攻的机会,还要机智地躲过对方的攻击,稍不留意就会有被对方撞伤的可能;被平躺着高高架起的孩子,眼睛朝上,只能凭感觉和同伴的口号声把握准进攻的时机,狠狠用脚向对方撞去 。那时的孩子皮实不娇气 , 毛孩子们都挣着加入到游戏之中,即使受着小伤也满不在乎,大人们也没有干预责骂的,男孩子们勇敢机智的天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