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造景的规则式配置有什么

树木造景的规则式配置有什么 , 新中式庭院景观的造园手法有哪些?无觅造园全面解读新中式庭院景观造园手法
注: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无觅造园 。侵权必究 。
新中式造园手法早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期就出现了 , 随着欧陆风情、地中海风情等各种地域文化的出现,人们的对庭院景观的设计风格也发生了转变 。
新中式造园手法脱颖而出,它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国传统庭院设计手法与技巧的跟进和变通 , 以及在新材料新内容上的运用,出色的表现出含蓄而秀美的中国风情 。
上一篇文章,无觅造园设计总监卓一卓介绍了新中式庭院和中式庭院的区别,在这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新中式庭院含蓄秀美的造园技巧手法 。
新中式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结合现代的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
无觅设计总监卓一卓指出:新中式造园的经典手法主要包括:框景、障景、抑景、对景、借景、漏景、夹景、添景、分景等等 。
框景
框景是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 ,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 , 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 。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宛若框中画 。“画框”为园之眼,景为境中情,也称“无心画”。
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 。
清代画家李渔曾经设计一种湖舫 , 在密闭的船舱中,左右开两个扇面窗 。坐在舱内,两岸湖光山色 , 寺观浮屠,云烟竹树,往来游人,连人带马尽入扇面之中,俨然天然图画 。
障景
障景也称抑景,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线的作用 , 是引导游人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 。
它能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引领观者感受一步一景、曲径通幽、层层叠叠的景观 。障景有山石障、树丛或树林障等形式 。
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讲究含蓄、朦胧,虚、空、静、深 。审美时不喜欢一览无余,希望在审美的过程巾加入自己的想象 , 超越园林景观,从意象、精神、超然之境去领悟外界之形象 。
而障景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语还休”,激发审美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欲拨开景观的层层面纱以探究竟的冲动 。
对景
“对”是相对之意,又分“正对”与“互对”两种,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设景称为正对;在视点和视线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为互对 。
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可观赏堂、山、桥、木或在堂桥廊处可观赏亭、台、楼、阁 。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 , 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
借景
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
漏景
从框景发展而来 。框景景观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
漏景是透过虚隔物看到的景象 , 虚隔物可以是花窗、隔扇、漏窗、漏明墙、栅栏或疏朗的树干枝权摄取风景画面,叫漏景,又叫泄景 。
景物的透漏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而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 。
漏景的设置既要考虑静态欣赏的效果,也要考虑动态欣赏时的景物移动视点 。
夹景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